《桃花溪》唐詩全詩賞析

《桃花溪》唐詩全詩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溪》唐詩全詩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桃花溪》唐詩全詩賞析

  《桃花溪》

  作者: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註解】

  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縣西南。

  飛橋:高橋。

  石磯: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盡日:整天,整日。

  【韻譯】

  隱隱看見一座長橋,被野煙隔斷;在石嶼的西畔,借問打漁的小船。

  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邊?

  【評析】

  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縣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溪水流霞。相傳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以這裡為背景的。張旭描寫的桃花溪,雖然不一定是指這裡,但卻暗用其意境。此詩構思婉曲,情趣深遠,畫意甚濃。

  “隱隱飛橋隔野煙”,起筆就引人入勝:深山野谷,雲煙繚繞;透過雲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恍若在虛空裡飛騰。這境界多麼幽深、神秘,令人朦朦朧朧,如入仙境。在這裡,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相映成趣:野煙使橋化靜為動,虛無縹緲,臨空而飛;橋使野煙化動為靜,宛如垂掛一道輕紗幃幔。隔著這幃幔看橋,使人格外感到一種朦朧美。“隔”字,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溶成一個藝術整體;“隔”字還暗示出詩人是在遠觀,若是站在橋邊,就不會有“隔”的感覺了。

  下面畫近景。近處,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島如嶼(石磯);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景色清幽明麗。“石磯西畔問漁船”,一個“問”字,詩人也自入畫圖之中了,使讀者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那“問”字便脫口而出。

  “問漁船”三字,逼真地表現出這種心馳神往的情態。他問得天真有趣:“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他似乎真的認為這“隨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來的。滿眼的粉紅,在幽幽的溪水裡豔豔地流淌,詩人也便自然而然地由桃花聯想起那“林盡水源”,彷彿透著光亮的“洞”,這洞,一直通向那世外的桃源,可這洞又在哪裡,漁人不可能知道,詩人也不會知道。然而,這句問訊漁人的話,深深表達出詩人嚮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虛構的,詩人當然也知道漁人無可奉答,他是明知故問,這也隱約地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心情。詩到此戛然止筆,而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詩人的畫筆,玲瓏剔透,由遠而近,由實及虛,不斷地變換角度,展現景物;但又不作繁膩的描寫,淡淡幾筆,略露輪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像一幅寫意畫,清遠含蓄,耐人尋味。

  七言絕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韻悠長,意境深邃,除了講究煉字琢句外,更要求構思的巧妙。張旭作為盛唐的一位七絕名家,是很善於構思的。這首詩從遠到近,正面寫來,然後用問訊的方式運實入虛,構思佈局相當新穎巧妙。作者的筆觸又輕快灑脫,對景物不作繁瑣的描寫,不敷設明豔鮮麗的色彩,對《桃花源記》的'意境也運用得空靈自然、蘊藉不覺,從而創造了一個饒有畫意、充滿情趣的幽深境界。前人蘅塘退士評論這首詩:“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這話不無過譽,卻也頗有道理。讀這首詩,如與王維的《桃源行》對照比較,可以領悟同一個題材,以不同的體裁和不同的藝術方法去表現,是能各臻其妙的。

  【賞析】

  唐文宗時,傳說有三絕:謂李白歌詩、裴 舞劍、張旭草書。張旭是蘇州吳人,嗜酒,每每大醉,便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頗有遺世之風,世號張顛。

  張旭的書法早已有定論,而他的詩作似乎鮮有人知。其實,他的詩也是極耐人尋味的,其中《桃花溪》,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唐詩中的上品了。

  桃花溪位於湖南桃源縣西南桃花洞的北面,溪水的兩岸,滿目桃林,暮春時節,那桃花的粉色如雲似霧,就連清清的溪水也悠悠地飄動著片片的粉紅。據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以此作為背景的。而張旭描寫的桃花溪,無疑也是暗用其意境,借一溪一橋,一磯一船,描繪出詩人心中的桃花溪,儘管它較之陶淵明的桃花源更顯得虛無飄渺,可詩人心中的綿綿詩意卻滿溢紙背。

  “隱隱飛橋隔野煙”,詩人一起筆,就將讀者引入一個夢幻般空靈的境地:“飛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野煙”嫋嫋娜娜,纏纏綿綿。靜止的橋,在飄逸的煙中,如虹般臨空而飛;浮動的煙,在靜默的橋上,似幔樣懸空而掛。荒山野谷,動態的物與靜態的景交織一體,相映成趣。而一個“隔”字,極為巧妙地點出人與物、景的距離。這種距離又給物、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產生一種朦朧的美。

  “石磯西畔問漁船”,詩人的筆觸,自然地由遠山轉及近水。遠山的朦朧,近水的清澈,一下子使詩人恍若走進一個虛幻的世界,這世界實實在在是陶淵明的。於是,詩人便覺得自己也站在了那晉代的古老的石磯旁,那在溪水中輕搖著漁船的漁父,也彷彿就是那“緣溪行”的武陵漁人。於是,那“問”便由衷地脫口而出,這種情不自禁,最為逼真地折射出詩人心馳神往的情態,而這種情態,無疑就是詩人內心深處最為歸真的情感的流瀉。

  這種“問”,顯出的是詩人的天真,現出的卻是詩人嚮往,“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滿眼的粉紅,在幽幽的溪水裡豔豔地流淌,詩人也便自然而然地聯想起那“林盡水源”,彷彿透著光亮的“洞”,這洞,一直通向那世外的桃源,可這洞又在哪裡,漁人不可能知道,詩人也不會知道。然而,就是這一問,透露出的是詩人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激起的是讀者種種美妙的遐想。這種悵惘,這種遐想,全然是屬於精神的,是一種超然於物外的美倫美奐,它充滿的是一種詩意化的境界。

  詩人以虛實相間的筆墨,勾畫的是遠近交錯的景觀,雖淡淡幾筆,卻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其悠悠的詩意,繞樑不絕。“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清人的這一評說,實在是極為中肯的。

  作者簡歷

  張旭(658—742年),字伯高,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為人灑脫不羈,豁達豪放,嗜好飲酒,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焦遂並稱為“飲中八仙”。能詩,長於七絕。工書,精曉楷法,以“急風驟雨之勢”的草書最為知名,世稱“狂草”。相傳每嗜酒大醉,呼叫狂走,下筆愈奇,或以頭濡墨而書,如醉如痴,故稱“張顛”。他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並稱為“三絕”。黃庭堅評其書為“草書之冠冕”。傳世書跡有草書《肚痛帖》、《心經》、《醉墨帖》、《千字文》、《自言帖》、《古詩四帖》等。

  藝術簡介

  張旭,中國唐代書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一作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唐開元、天寶年間(713~756)。另據現代學者、詩人、篆刻家聞一多《張旭年考》載,他生於唐顯慶三年(658),卒於天寶六載(747)。因為他初任常熟尉,後官左率府長史,故又有張長史之稱。

  張旭善詩,工七絕,與賀知章、包融、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傑”。他與詩人、書法家賀知章、李白等為好友,亦同高適等人來往。張旭長於書法,工草書,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時期,他把流行的今草書體,發展成為筆法放縱,筆勢連綿迴繞,字形多變的狂草。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創作方法享譽書壇。《新唐書》說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詩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對其也有“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墨如雲煙”的描述。正因為他獨特的創作方法,被人們稱之為“張顛”,而與另一位擅長狂草的懷素合稱“顛張狂素”。張旭的草書、李白的詩歌、裴旻的舞劍時稱“三絕”。

  張旭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美好、合理的東西,以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並運用到藝術構思中。他曾見公主和擔夫爭道,而悟布白;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知神韻;聞鼓吹而體會筆意。傳世代表作有《古詩四帖》(藏遼寧省博物館),體勢如雲煙繚繞,變化多端,雖然時露狂意,但又盡在規矩之中。也有人認為此帖為宋人所書。另外《肚痛帖》、《郎官石柱記序》均為張旭名作,有刻本傳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