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

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下文就是這首詩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原詩】

  《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

  我由於熟讀經書,透過科舉考試,被朝廷選拔入仕做官。

  在頻繁的抗元戰鬥中已度過四年。

  大宋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

  我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來誰能永遠不死呢?

  死後我也要留下這顆赤誠的心用來光照史冊。

  【賞析】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鍊,無論什麼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戰鬥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裡,我度過了四年。把個人命運和國家興亡聯絡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國家民族的災難,個人坎坷的經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使其言辭倍增悽楚。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慄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

  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讚歌。全詩格調沉鬱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文天祥《過零丁洋》教案

  教學目標:

  1、檢查背誦。

  2、學習《過零丁洋》、《浣溪沙》兩首詩,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誦。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背誦和默寫

  教學難點:

  1、對詩中警策語句的理解與鑑賞。

  2、理解並鑑賞詩的精練概括的語言。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渡荊門送別》、《秋詞》、《赤壁》

  二、學習《過零丁洋》

  1、朗讀古詩

  2、簡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寶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為帝,堅持抗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與作者被俘後第二年。後來元軍統率張弘範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傑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傑。

  3、討論:此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4、頷聯兩句有何聯絡?用了什麼修辭?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盪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 5、頸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可見,詩中“惶恐”、“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6、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他的民族氣節。

  7、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漢節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最終死在風波亭上;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慷慨就義。

  8、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9、背誦這首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