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優美段落

《三國演義》中的優美段落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中的優美段落,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中的優美段落 篇1

  1、孔明正在營中憂悶,忽報:“東邊救兵到了,旗上書:‘魏先鋒大將王雙’。”孔明問曰:“誰可迎之?”魏延出曰:“某願往。”孔明曰:“汝乃先鋒大將,未可輕出。”又問:“誰敢迎之?”裨將謝雄應聲而出。孔明與三千軍去了。孔明又問曰:“誰敢再去?”裨將龔起應聲要去。孔明亦與三千兵去了。孔明恐城內郝昭引兵衝出,乃把人馬退二十里下寨。

  2、司馬師見毋丘儉軍退,聚多官商議。尚書傅嘏曰:“今儉兵退者,憂吳人襲壽春也。必回項城分兵拒守。將軍可令一軍取樂嘉城,一軍取項城,一軍取壽春,則淮南之卒必退矣。兗州刺史鄧艾,足智多謀;若領兵徑取樂嘉,更以重兵應之,破賊不難也。”師從之,急遣使持檄文,教鄧艾起兗州之兵破樂嘉城。師隨後引兵到彼會合。

  3、高定即引部將鄂煥並本部兵,殺奔朱褒營來。比及離寨約有十里,山後一彪軍到,乃朱褒也。褒見高定軍來,慌忙與高定答話。定大罵曰:“汝如何寫書與諸葛丞相處,使反間之計害吾耶?”褒目瞪口呆,不能回答。忽然鄂煥於馬後轉過,一戟刺朱褒於馬下。定厲聲而言曰:“如不順者皆戮之!”於是眾軍一齊拜降。定引兩部軍來見孔明,獻朱褒首級於帳下。孔明大笑曰:“吾故使汝殺此二賊,以表忠心。”遂命高定為益州太守,總攝三郡;令鄂煥為牙將。三路軍馬已平。

  4、孔明正在營中憂悶,忽報:“東邊救兵到了,旗上書:‘魏先鋒大將王雙’。”孔明問曰:“誰可迎之?”魏延出曰:“某願往。”孔明曰:“汝乃先鋒大將,未可輕出。”又問:“誰敢迎之?”裨將謝雄應聲而出。孔明與三千軍去了。孔明又問曰:“誰敢再去?”裨將龔起應聲要去。孔明亦與三千兵去了。孔明恐城內郝昭引兵衝出,乃把人馬退二十里下寨。

  5、孔明在漢中,惜軍愛民,勵兵講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積糧草,預備戰筏,以為後圖。細作探知,報入洛陽,魏主曹睿聞知,即召司馬懿商議收川之策。懿曰:“蜀未可攻也。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軍深入其地,彼守其險要,急切難下。”睿曰:“蜀兵再來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暗度陳倉之計。臣舉一人往陳倉道口,築城守禦,萬無一失:此人身長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謀略。若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當之。”睿大喜,問曰:“此何人也?”懿奏曰:“乃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現為雜號將軍,鎮守河西。”睿從之,加郝昭為鎮西將軍,命守把陳倉道口,遣使持詔去訖。

  6、司馬昭入壽春,將諸葛誕老小盡皆梟首,滅其三族。武士將所擒諸葛誕部卒數百人縛至。昭曰:“汝等降否?”眾皆大叫曰:“願與諸葛公同死,決不降汝!”昭大怒,叱武士盡縛於城外,逐一問曰:“降者免死。”並無一人言降。直殺至盡,終無一人降者。昭深加嘆息不已,令皆埋之。後人有詩讚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薤露》歌聲應未斷,遺蹤直欲繼田橫!”

  7、是日,諸葛誕令吳將朱異在左,文欽在右,見魏陣中人馬不整,誕乃大驅士馬徑進。成倅退走,誕驅興掩殺,見牛馬驢騾,遍滿郊野;南兵爭取,無心戀戰。忽然一聲炮響,兩路兵殺來:左有石苞,右有州泰,誕大驚,急欲退時,王基、陳騫精兵殺到。誕兵大敗。司馬昭又引兵接應。誕引敗兵奔入壽春,閉門堅守。昭令兵四面圍困,併力攻城。

  8、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取齊,徑來攻涪城。部將田續曰:“我軍涉險而來,甚是勞頓,且當休養數日,然後進兵。”艾大怒曰:“兵貴神速,汝敢亂我軍心耶!”喝令左右推出斬之。眾將苦告方免。艾自驅兵至涪城。城內官吏軍民疑從天降,盡皆投降。

  9、孔明令蠻人哨探孟獲訊息,回報曰:“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現屯於桃花渡口。孟獲又在各番聚集蠻兵,併力拒戰。”孔明聽說,提兵大進,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見蠻兵,不類人形,甚是醜惡;又問土人,言說即日桃葉正落,水不可飲。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10、忽一日見貼下告示一道。守門者揭了,來奏曹睿。睿觀之,其文曰:“驃騎大將軍總領雍、涼等處兵馬事司馬懿,謹以信義佈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創立基業,本欲立陳思王子建為社稷主;不幸奸讒交集,歲久潛龍。皇孫曹睿,素無德行,妄自居尊,有負太祖之遺意。今吾應天順人,剋日興師,以慰萬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歸命新君。如不順者,當滅九族!先此告聞,想宜知悉。”

  11、忽報東吳遣張溫與鄧芝入川答禮。後主聚文武于丹墀,令鄧芝、張溫入。溫自以為得志,昂然上殿,見後主施禮。後主賜錦墩,坐於殿左,設御宴待之。後主但敬禮而已。宴罷,百官送張溫到館舍。次日,孔明設宴相待。孔明謂張溫曰:“先帝在日,與吳不睦,今已晏駕。當今主上,深慕吳王,欲捐舊忿,永結盟好,併力破魏。望大夫善言回奏。”張溫領諾。酒至半酣,張溫喜笑自若,頗有傲慢之意。

  12、東吳先鋒朱異,引兵迎敵。兩軍對圓,魏軍中王基出馬,朱異來迎。戰不三合,朱異敗走:唐諮出馬,戰不三合,亦大敗而走。王基驅兵掩殺,吳兵大敗,退五十里下寨,報入壽春城中。諸葛誕自引本部銳兵,會合文欽並二子文鴦、文虎,雄兵數萬,來敵司馬昭。正是:方見吳兵銳氣墮。又看魏將勁兵來。

  13、姜維與夏侯霸商議曰:“徐質勇甚,當以何策擒之?”霸曰:“來日詐敗,以埋伏之計勝之。”維曰:“司馬昭乃仲達之子,豈不知兵法?若見地勢掩映,必不肯追。吾見魏兵累次斷吾糧道,今卻用此計誘之,可斬徐質矣。”遂喚廖化分付如此如此,又喚張翼分付如此如此:二人領兵去了。一面令軍士於路撒下鐵蒺藜,寨外多排鹿角,示以久計。

  14、孫權既亡,諸葛恪立孫亮為帝,大赦天下,改元建興元年;諡權曰大皇帝,葬於蔣陵。早有細作探知其事,報入洛陽。司馬師聞孫權已死,遂議起兵伐吳。尚書傅嘏曰:“吳有長江之險,先帝屢次征伐,皆不遂意;不如各守邊疆,乃為上策。”師曰:“天道三十年一變,豈得常為鼎峙乎?吾欲伐吳。”昭曰:“今孫權新亡,孫亮幼懦,其隙正可乘也。”遂令徵南大將軍王昶引兵十萬攻南郡,徵東將軍胡遵引兵十萬攻東興,鎮南都督毋丘儉引兵十萬攻武昌:三路進發。又遣弟司馬昭為大都督,總領三路軍馬。

  15、孔明在高阜處探之,窺見蠻兵已多懈怠,乃聚諸將曰:“汝等敢出戰否?”眾將欣然要出。孔明先喚趙雲、魏延入帳,向耳畔低言,分付如此如此。二人受了計策先進。卻喚王平、馬忠入帳,受計去了。又喚馬岱分付曰:“吾今棄此三寨,退過河北;吾軍一退,汝可便拆浮橋,移於下流,卻渡趙雲、魏延軍馬過河來接應。”岱受計而去。又喚張翼曰:“吾軍退去,寨中多設燈火。孟獲知之,必來追趕,汝卻斷其後。”張翼受計而退。孔明只教關索護車。眾軍退去,寨中多設燈火。蠻兵望見,不敢衝突。

  16、孔明犒軍已畢,班師回蜀,令魏延引本部兵為前鋒。延引兵方至瀘水,忽然陰雲四合,水面上一陣狂風驟起,飛沙走石,軍不能進。延退兵回報孔明。孔明遂請孟獲問之。正是:塞外蠻人方帖服,水邊鬼卒又猖狂。

  17、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趙雲也。孔明曰:“吾自平南迴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為折一臂也。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雲厲聲曰:“吾自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遇敵則先。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吾何恨焉?願為前部先鋒!”孔明再三苦勸不住。雲曰:“如不教我為先鋒,就撞死於階下!”孔明曰:“將軍既要為先鋒,須得一人同去。”言未盡,一人應曰:“某雖不才,願助老將軍先引一軍前去破敵。”孔明視之,乃鄧芝也。孔明大喜,即撥精兵五千。副將十員,隨趙雲、鄧芝去訖。

  18、恪令安排車仗。方欲出府,有黃犬銜住衣服,嚶嚶作聲,如哭之狀。恪怒曰:“犬戲我也!”叱左右逐去之,遂乘車出府。行不數步,見車前一道白虹,自地而起,如白練沖天而去。恪甚驚怪,心腹將張約進車前密告曰;“今日宮中設宴,未知好歹,主公不可輕入。”恪聽罷,便令回車。行不到十餘步,孫峻、滕胤乘馬至車前曰:“太傅何故便回?”恪曰:“吾忽然腹痛,不可見天子。”胤曰:“朝廷為太傅軍回,不曾面敘,故特設宴相召,兼議大事。太傅雖感貴恙,還當勉強一行。”恪從其言,遂同孫峻、滕胤入宮,張約亦隨入。

  19、此時先主威聲大震,江南之人盡皆膽裂,日夜號哭。韓當、周泰大驚,急奏吳王,具言糜芳、傅士仁殺了馬忠,去歸蜀帝,亦被蜀帝殺了。孫權心怯,遂聚文武商議。步騭奏曰:“蜀主所恨者,乃呂蒙、潘璋、馬忠、糜芳、傅士仁也。今此數人皆亡,獨有範疆、張達二人,現在東吳。何不擒此二人,並張飛首級,遣使送還,交與荊州,送歸夫人,上表求和,再會前情,共圖滅魏,則蜀兵自退矣。”權從其言,遂具沉香木匣,盛貯飛首,綁縛範疆、張達,囚於檻車之內,令程秉為使,齎國書,望猇亭而來。

  20、孔明正在寨中議事,忽哨馬飛報,說三洞元帥分兵三路到來。孔明聽畢,即喚趙雲、魏延至,卻都不分付;更喚王平、馬忠至,囑之曰:“今蠻兵三路而來,吾欲令子龍、文長去;此二人不識地理,未敢用之。王平可往左路迎敵,馬忠可往右路迎敵。吾卻使子龍、文長隨後接應。今日整頓軍馬,來日平明進發。”二人聽令而去。又喚張嶷、張翼分付曰:“汝二人同領一軍,往中路迎敵。今日整點軍馬,來日與王平、馬忠約會而進。吾欲令子龍、文長去取,奈二人不識地理,故未敢用之。”張嶷、張翼聽令去了。

  《三國演義》中的優美段落 篇2

  1、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此《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眾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南華老仙對張角語

  3、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語

  4、念劉備、關羽、張飛,固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度,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5、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許劭對曹操語

  6、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7、董太后宣張讓等入宮商討曰: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天子位,內外臣僚,皆其親信:威權太重,我將如何?讓奏曰: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控制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8、大耳賊,汝忘轅門射戟乎? 呂布語

  9、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鄭泰語

  10、肅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

  布曰:恨不逢其主耳 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11、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對呂布的'褒獎

  12、豎子不足與謀!———關於殺董卓一事,曹操語

  13、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關於殺伯奢一事,曹操對陳宮語

  14、大耳賊,汝忘轅門射戟乎? 呂布語

  16、祖問衡曰:‘君在許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除此二人,別無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驗!’祖大怒曰:汝以我為土木偶人耶!’遂斬之。

  17、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屬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劉備語

  18、吾折宗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曹操對眾將語

  19、淮南袁術;江東孫策、冀州袁紹、荊襄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皆狐兔也。———曹操語

  20、一日,許褚走馬入東門,正迎許攸,飲喚褚曰: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褚怒曰:吾等千主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攸罵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劍殺攸。

  21、操問曰: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越日,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關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為美髯公。

  22、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實聞斯言。前者下邳淪陷,所請三事,已蒙恩諾。今探知故主現在袁紹軍中,回思昔日之盟,豈容違反?新恩雖厚,舊義難忘。茲特奉書告辭,伏惟照察。其有餘恩未報,願以俟之異日———關羽留書曹操,往尋劉備

  23、備若有基礎,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備對錶語

  24、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諸葛亮對劉備語

  25、孔明曰:新野小縣,不可久居,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遇,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備受景升之恩,安忍圖之!孔明曰:今若不取,懊悔何及!玄德曰:吾寧死,不忍作負義之事

  26、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回山矣————曹操語

  27、內事未定問張昭,外事未定問周瑜————孫策對孫權的遺囑

  28、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周瑜對蔣幹語

  29、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經典名句

  30、劉備,人中之龍也,生平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曹操

  31、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曹操語

  32、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語

  33、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統御兵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圖報效。奈死生不測,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軀已殞,遺恨何極!方今曹操在北,疆場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 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鑑,瑜死不朽矣 ————周瑜對孫權的遺囑

  34、酒至曹豹,豹曰:某實不能飲矣飛曰:你恰才吃了,如今為何推卻?豹再三不飲。飛醉後使酒,便發怒曰:你違我將令該打一百!便喝軍士拿下。陳元龍曰:玄德公臨去時,分付你甚來?飛曰:你文官,只管文官事,休來管我!曹豹無奈,只得告求曰:翼德公,看我女婿之面,且恕我罷飛曰:你女婿是誰?豹曰:呂布是也飛大怒曰:我本不欲打你;你把呂布來唬我,我偏要打你!我打你,便是打呂布!諸人勸不住。將曹豹鞭至五十,眾人苦苦告饒,方止。

  35、孔明曰:倘曹操引兵來到,當如之何? 雲長曰:以力拒之 孔明又曰:倘曹操、孫權,齊起兵來,如之奈何? 雲長曰:分兵拒之 孔明曰:若如此,荊州危矣。吾有八個字,將軍牢記,可守舊荊州 雲長問:那八個字? 孔明曰: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雲長曰:智囊之言,當銘肺腑

  36、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對諸葛亮語

  37、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本日乃我死日也。龐德語

  38、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 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39、操謂松曰:"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大軍到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順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操大怒曰:"豎儒怎敢揭吾短處!"喝令左右推出斬之。

  40、雲長曰:子瑜此來何意?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併力破曹。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瑾抱頭鼠竄,回見吳侯;不敢隱匿,遂以實告。權大怒曰:何太無禮耶!便喚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取荊州之策。

  41、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親信之言相告!

  孔明曰:有何聖諭!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