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野火集語錄

龍應臺野火集語錄

  語錄指一個人的說話記錄,一般用於正式文體,通常為說明一段時間內某人的所說句子和語言特徵等。現指能引起共鳴的、發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生的新詞條。下面是龍應臺野火集語錄,請參考.

  龍應臺野火集語錄

  1、風在吹,雲在走,人在思想,博弈在拉鋸,前進和後退在迂迴交錯,價值在驚奇翻轉。——龍應臺《野火集》

  2、每一件事做客觀冷靜的、不自卑不自大、不情緒反應的探討,中國人才有可能從西方巨大的陰影中自己站出來。否則,崇洋或反洋,我們都是別人的奴隸。——龍應臺《野火集》

  3、莊嚴的變成嘲諷,瑣碎的突然偉大,真誠可能叫做懦弱,虛偽可能叫做務實。——龍應臺《野火集》

  4、啊,是誰在製造這麼一個沒有逗點沒有留白沒有空間沒有思想自由緊得透不過氣來密得掙脫不掉是眼睛耳朵頭腦疲憊不堪天羅地網的環境。——龍應臺《野火集》

  5、知識分子或者受制於強權而不敢作聲,或者屈服於做官的私慾而婉轉歌唱,或者受挫於嘗試的失敗而灰心隱退;仍舊在努力中的,只能支支吾吾、避重就輕……不是也活得聲音特別清越,而是這個社會根本缺乏嘹亮的在野之聲。——龍應臺《野火集》

  6、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試圖掩蓋粉飾才是沒有信心的表現。——龍應臺《野火集》

  7、所謂政府,是為我這個小市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監督的眼光衡量它的效率與成果,做得好,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就得換人。事情做得好,不是我必須涕淚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內”的責任。“政府”,通常是個很嚇人的名詞。——龍應臺《野火集》

  8、我的人生裡沒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龍應臺《野火集》

  9、在是非善惡都已經由父母師長孔子孟子下結論的世界中,沒有什麼難題值得重新省思、費心判斷。在明哲保身、少做少錯的環境中,更沒有“鬧事”的餘地。我們的大學生天真、單純、安分、聽話。——龍應臺《野火集》

  10、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更不忌諱承認自己的醜陋。試圖遮掩粉飾才是沒有信心的表現。——龍應臺《野火集》

  11、可是,在你沒有親身試過以前,你不能說“不可能”!在你沒有努力奮鬥過以前,你也不能談“無力感”。——龍應臺《野火集》

  12、所謂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打破沙鍋指的都是同一個原則:對真相、真理的全心全意地追求;學問由此而來。——龍應臺《野火集》

  13、為什麼和心愛的人談話,這麼不可能?——龍應臺《野火集》

  14、苟活之後是苟安,苟安之後是一切都苟且。——龍應臺《野火集》

  15、中國人重形式、作形式的習性到處可見,標語的泛濫只是一個表徵。這種形式智商、表面優先的心態以各種方式在各個層面表露出來。——龍應臺《野火集》

  16、在臺灣革新很難,一方面固然是由於許多制度的僵化,另外還有保守的執政單位對社會自覺運動的疑懼,一個更大的阻礙,確實民眾本身缺乏動力。——龍應臺《野火集》

  17、這份絕望的無力感是誰造成的?——龍應臺《野火集》

  18、我真的覺得,歷史從來沒有終結這回事。它有體溫,有呼吸,它微微的嘆息和欲呼喚的眼神,只要你看,就在那裡,如此的清晰啊。——龍應臺《野火集》

  19、可是你說,懷舊也只是流行病,沒有“過去”又怎麼樣?沒有過去,就沒有情感的羈絆。你為什麼把朋友送給你的野菊花小心的夾在書頁裡?二十年後的某一天,在枯乾的花瓣不精心的掉下來的那一刻,你對人生與友情會沒有特別的感悟嗎?花瓣就是古蹟。沒有過去,我們就無從體認現在,創造未來。——龍應臺《野火集》

  20、我們的上一代,受戰亂和貧窮之苦,期望我們這一代溫飽安定。我們這一代溫飽安定,但是受威權統治之苦,期望下一代在沒有恐懼,沒有控制的自由環境中成長。——龍應臺《野火集》

  21、關心可以是感性的,只是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的一份愛,但是空有感情無濟於事,它必須有冷靜的理性的支援——判斷與行動需要堅持的理性。——龍應臺《野火集》

  22、為享受物質,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千百個嬰兒的性命。為逃避責任,有人在肇事之後,回過頭來把倒地呻吟的人瞄準再輾過一次。我們的子女坐在教室裡,讓毒氣給轟倒。我們的朋友喝偽酒而失明。我們的兄弟,被車撞斷腿,每天拄著柺杖,一跛一跛上學校。而我們自己,心平氣和地吃喝各色各樣的'化學毒素,呼吸汙濁的空氣,在橫行霸道的車輛間倉皇怯懦地苟活,要糟到什麼程度你才會大吃一驚?——龍應臺《野火集》

  23、或者說,二十年裡,價值翻轉到一個程度,所謂思考、判斷,所謂勇氣、良知,都不再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龍應臺《野火集》

  24、我是個浪跡天涯的人,但是深切地知道,即使穿著涼鞋的腳踏在土耳其的石板路上,別人問“客從哪裡來”時,我只有一個答案:不是湖南,不是紐約,不是慕尼黑。家,可以暫時揮別,可以離棄,可以忘懷,但家,永遠還是那麼一個。四十年後的臺灣,有想走而走不掉的人,有可以走而不走的人,也有一心一意在這今生今世的人。不管哪一種,只要他把這裡當“家”,——心甘情願的也罷,迫不得已也罷——只要他把這裡當家,這個地方就會受到關愛、耕耘、培養。——龍應臺《野火集》

  25、現代日本的身強體壯、腦清目明,分析起來,乃是以古典大陸哲學、東方宗教文化強身,再以西洋文化固腦,將東洋跟西洋文化融合,提煉出的一種東瀛經驗。只是,相較於日本人重視長時間積累,凸顯本質性的文化模仿與創造,當代臺灣社會所呈現的,往往是一種渴望立即見效的,建構式速成拼貼文化。追究起來,我們得勇於承認,混血與變異恐怕才是臺灣文化的本質。——龍應臺《野火集》

  26、在臺灣,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蟬螂,而是“壞人”,因為中國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殺到他床上去,他寧可閉著眼假寐。——龍應臺《野火集》

  27、當我站在十字路口,看見紅燈未滅就在烏煙瘴氣中衝過街去的一張張殺氣騰騰的臉,我覺得驚駭:是什麼,使這個城市充滿著暴戾與怨氣?——龍應臺《野火集》

  28、很長時間後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與惡之間的力量在戰鬥,而僅僅是兩個不同的惡,在為控制世界而相互爭鬥。——龍應臺《野火集》

  29、威權政治因為太龐大,迫使我們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而忽略其他的壓迫,這些其他壓迫,當威權不在時,傾巢而出,無孔不入,滲透進入品位低劣到近乎侮辱的電視節目,進入企業管理中對員工人權的踐踏,進入民族主義者狂熱的叫囂,進入民主操作中多數的暴力,進入新聞媒體的作假和壟斷……所謂壓迫,哪裡只有一種面孔呢?對於自由精神的壓迫,威權時代和民主時代以不同形式發作,所以哪一個時代,可以不需要點火的人?——龍應臺《野火集》

  30、我一直以為大學校長是高瞻遠矚,指導學術與教育大方向的決策人,而不是管饅頭稀飯的保姆。——龍應臺《野火集》

  31、個人,當他是反對者時,他不被捕殺就是聖潔的英雄。當他不再是反對者,嚴酷的測驗就來:他能否能抵擋權力腐化,他能否承擔責任,他是否能容忍異己。許多事實表明:那打破專制的英雄們竟是無數個專制的個人。個人,才是黑暗的真正來源。——龍應臺《野火集》

  32、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裡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作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寄望我們的下一代將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龍應臺《野火集》

  33、“野火”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撕掉矇眼布。對“野火”狂熱的反響或許也就傳達那麼一個簡單但迫切、堅決的訊息:我們不要矇眼布!讓自己、人民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頭腦去想。——龍應臺《野火集》

  34、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衝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後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並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麼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龍應臺《野火集》

  35、有一天搭計程車,跳過馬路上一個大坑,受驚之餘,這個嚼檳榔的司機往窗外狠狠吐一口痰,罵一句:“操國*黨!”這個司機完全錯!他可以“操”養工出,可以“操”市政府,但路上一個坑,與國*黨這個政黨何干?他的咒罵完全不公平。可是,或許有一個可能的解釋:他罵黨,因為他不知道政府哪一個部門負責哪一樁事,路上有坑的時候,他不知道該找誰負責;換句話說,當他要爭權利的時候(譬如行路無坑的權利),他並不知道有什麼管道可循。——龍應臺《野火集》

  36、沒有過去,現在就沒有意義,未來就沒有方向。古蹟,對我而言,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流行的裝飾;古蹟,是我切身的、不可置疑的需要。——龍應臺《野火集》

  37、我們要的是敢於面對現實、接受挑戰,勇於負責的政府,但是要促成這樣的政府,我們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動精神、有理性的人民。歸根究底,實在是一句老生常談:幾流的人民就配幾流的政府。——龍應臺《野火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