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精選23篇)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精選2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

  風輕輕地飄,飄過了山,飄過了水,飄到了客家圍屋,在圍屋下歇歇,看看這誘人的天堂,看看這古樸的世界

  ——題記

  此時的我正和爸爸在五龍客家風情園內遊玩,走到一個巨大圓柱體型的房子前停下來歇了下來,目光不禁被眼前的巨大土黃色物體所吸引,心裡默想:“難道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圍屋嗎?”突然,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說道:“兒子,知道這個房子叫什麼嗎?”我搖搖頭。爸爸說:“你看看四周的山峰疊起,連綿起伏,將客家人牢牢地‘困’在這個貧瘠的山地裡,客家人也不逃避這一切,既來之則安之,山地又如何?貧瘠又如何?我們客家人有手啊!要什麼就自己做什麼,沒什麼就製造什麼,只要人依在,何以懼溫飽?就這樣,客家人用那雙普通的雙手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圍屋就是其中之一。”

  風輕輕地飄動,悠悠地欣賞著這不曾看過的村莊,風漂泊闖蕩了這麼多年,這客家圍屋可是第一次欣賞到啊,那房前的半月潭,映著天空的景色。潔淨的潭水將天空毫無保留地搬到了圍屋前,似乎大材小用的藍天卻道出了圍屋的另一番風景,偶爾當當配角也不錯啊,何況是陪襯客家圍屋呢。

  我隨著陣陣清風飄入了圍屋,穿入了深深的小巷,摸摸古紅古紅的大門擦擦飽經風霜的圍欄,看著手持菸斗,搖著搖椅的安逸長者們,舔舔客家人們從古到今的用水之源——古老,殘垣的大井。拂過每一位好客的主人們,體會每一份真摯古樸的情感。

  望著毅力在山間的圍屋,伴隨著夕陽,我走了,而風也再次起航了,這次它要飛向山外的世界。風並不自由,它必須履行它的職責,那就是把客家文化帶到城市裡去,帶到每棟高樓大廈裡住著的人們,它要告訴他們:“別忘了,我們是客家人!”

  它笑了,因為它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我笑了,因為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幸福、最淳樸的風情。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2

  你還記得華夏民族的炎帝、黃帝嗎?你還記得“商聖”范蠡嗎?你還記得“戰神”吳起嗎?你還記得歷史古國曹國嗎?你還記得出身卑微而建立了大漢王朝的的漢高祖劉邦嗎?你還記得當年輔佐劉邦的大功臣彭越嗎?你還記得一代禪宗臨濟大師嗎?或許你學識淵博,你早已知曉。但是,你真的瞭解嗎?

  定陶,古名濟陰,堪稱“千古陶都”。想當年,上古時期炎黃二帝在定陶活躍一時,一代“商聖”范蠡故在定陶,“戰神”吳起出生自定陶,曾經被曹國定為都城,漢高祖劉邦在此地登基,彭越被封地在定陶,一代禪宗臨濟大師在定陶現名為左山寺的悠久古寺左山寺出家。這些,你知道嗎?定陶,古代多少名人學士仰慕它,尊敬它。曾經繁華一時的陶都現在已被時間的流逝所遺忘,那一方故土,我對之感情甚厚。天地之大,讓我感慨萬千,盛極必衰,難道真的是自然界的規律嗎?難道真的被遺忘了嗎?世人真的要用物質的的眼光評價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城嗎?家鄉左山寺的沉寂的鐘聲、戚姬寺旁晚鴉的啼叫,喚起了我對我家鄉文化的一絲絲思緒。我苦思冥想,伴隨著清真寺院莊嚴的唸經聲,思想的火花讓我不再沉寂,它讓我豁然開朗,心明德智。明白了文化豈能與利益相提並論,縱使是家鄉經濟貧窮落後,但是也埋沒不了燦爛文明的光輝!

  啊!家鄉的一切,總是讓我感到心花怒放。每當我離開家鄉走向遠方,外面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我所熟悉的東西,有時它讓我恐慌,有時它讓我排斥,但我會用心接受他方的文化,正所謂費孝通先生所說“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語言,家鄉的方言文化,總是讓外來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有時覺得好笑,因為那是最淳樸的語言,它沒有繁花似錦的修飾,它沒有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在外地,當我們聽到與自己的語言是同一家鄉的時候,我們會倍感親切!啊!家鄉的大槐樹據說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而也它見證了我從小到大的成長曆程,每次過年我母親都會領我到大槐樹旁拜訪“槐花姑娘”。我母親告訴我只準看不準摸,我就乖乖聽話,瞪大無辜的眼睛好好的看一下她的秘密,心中湧起了無限的遐想。姑娘啊,質樸的人們對你寄託了無限的希望,希望你能夠讓他們求得一平安如意。啊!多麼美好的回憶啊,人長大了,心也大了,但那一絲愛戀家鄉的心緒不會變!

  驀然回首,你還是那麼純真,你還是那麼質樸,你還是那麼無瑕。文化定陶,你被歷史披上了一層沾滿塵埃的面紗,但是,淳樸的民風和歷史的古韻會把你面紗上的塵埃一點點吹落。家鄉啊,那是生我、養我、教我的地方啊,我會用我的心來感受你的存在,我永遠與你同在!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3

  偉大的中國,歷史悠久,令人陶醉,古老的飲食文化也撥動著每一箇中國後裔的心絃。

  嘉興,一個簡單而美麗的長江以南的城鎮,尤其以粽子、南虎嶺等特產而聞名。嘉興的粽子很有特色,鹹中帶甜,軟中帶糯,江南特有的精緻境界。在嘉興農村,端午節時經常包粽子。農民先將粽子葉洗淨,包裹成類似小三角形的形狀,然後加入糯米和餡料,最後用線包裹粽子。當線被包好,紮成結的時候,也是開始美食之旅的時刻。下一次,耐心等待就好。烹飪的沸騰聲和粽子醉人的香味,牽動著每一個期待美食的人的心。

  紹興離嘉興不遠,但飲食上有明顯差異。紹興人不像嘉興人喜歡甜的東西,但更愛“黴”的東西。紹興一邊是高山,一邊是平地。由於氣候和溼度的原因,紹興人的生活中發現了很多發黴的東西,比如發黴的乾菜,發黴的豆腐等等。還有一種食物,我覺得和幹黴變蔬菜差不多,叫幹黴變竹筍。當地人把煮好的竹筍切成條狀,然後放在大竹板裡曬。乾燥發黴的竹筍製成後,可以密封儲存。黴幹筍可以做湯、炒菜、配料等。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東西。

  無論是嘉興的精緻細膩,還是紹興的風土人情,我都會細細品味。他們是我的故鄉,承載著我強烈的鄉愁!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4

  我無意間瀏覽到“清新武夷幔亭宴”。“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古遠歷史和傳奇色彩的宴席。相傳秦始皇二年中秋,武夷君、皇太姥和魏子騫等武夷十三仙在武夷山幔亭峰頂設彩屋幔亭數百間,大宴鄉民,仙凡高聚,幔亭招宴由此而來。

  去年12月,武夷山莊給世人展示了“簡約而不簡單”的一場“幔亭宴”。武夷山莊掛滿紅燈籠,山莊門前有6根大大的天香冒著六縷青煙,一對大紅臘燭正燃著火焰,煙霧飄繞,充滿純樸武夷風情。宴會廳裡,優雅的古樂曲四起;宴會廳正上方懸掛一幅紅黑牛頭圖案字畫,另兩側高掛棕衣、紅辣椒幹,大紅綢布;宴會廳內掛滿紅燈籠。場景氣氛濃郁,氣派非凡,給人以鄉村民俗的感覺。

  賓客置身在濃郁民俗風味的宴會廳中,聽賞典雅的古樂曲,彷彿人間仙境。賓客首先在紅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晚宴開始前,賓客用香在自己名字下燒洞表示已到,兩名主賓點燃宴會的喜燭和香火。隨後,兩位叔叔抬出一缸米酒,繞廳一圈放下,兩名記者分別開壇和打酒,酒香芳香四溢,不喝酒者已經似醉非醉了。司儀致古詞,最後一名主賓鳴鑼開始正式的晚宴。

  幔亭宴不僅有獨特的儀式,更能品嚐到美味的佳餚。菜餚可分四道。第一道是名為"玉女迎賓"的10個小碟,有用冬筍片拼成玉女峰圖案的武夷晨曦冷盤,還有南山壽餅、五香鹹筍、青梅珍珠等,都是當地百姓家制小菜,那種純純的清清的山野味讓賓客彷彿來到山林;第二道為主菜,有翡翠流霞、乾魚宴仙、龍游風舞、憶戀嫦娥等充滿武夷鄉土氣息的12道熱菜,暖暖的爽爽的讓您有些許溫酒的情趣;第三道是點心,有清明果、山粉包、野茶餃等用野菜加工而成的民間小點,賓客看著這各式各樣的小點心愛不釋手;第四道是水果,果香讓您神清氣爽。美味讓賓客讚不絕口。

  幔亭宴真是大武夷具有傳奇色彩的神仙宴,不僅能品到美味佳餚,還能一睹武夷山的鄉土風情和深厚的歷史文化。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5

  歷史將城牆染成灰白,青綠色的樹木不規則地佈滿整個村莊,陽光下湖水碧波盪漾,縷縷炊煙飄向遠方。就是這麼個並不繁華的古樸之地,我縈繞心頭的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鄉愁就像一絲線纏繞著我的心。我的家鄉雖然沒有什麼名勝古蹟,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但風景如畫,景色迷人。

  在那裡,有一棵楓樹,一棵極普通,一棵無名的楓樹。我不記得這棵小小的楓樹是什麼時候種在山上的,只記得,楓樹的樹葉十分美麗,璀璨的橙色寓示這生命的燦爛,清晰的脈絡見證著生命的滄桑。清晨,霧濛濛的一片,唯有燦爛的楓葉格外耀眼,好像在昭顯他蓬勃的生命;傍晚,夕陽灑下餘暉,萬物蒙上了一層灰黃,唯有楓葉披上紅衫反而更加動人,好像在賣弄她悠然不盡的風情。初春的時候,萬物爭顯妖豔,花兒們競相開放,柳樹抽出了嫩綠的芽兒,小草探出了嫩黃的腦袋……楓葉沉寂著;盛夏的季節,萬物散發著蓬勃的朝氣。花兒們更豔了,樹兒們更綠了,小草們也更加青翠……楓葉仍然沉寂著;終於,到了朦朧的秋季,一切都敗落了,可是楓葉,他已蘊蓄了足夠的力量,終於在自己生命最燦爛的時刻散發出最燦爛的光芒。喔,家鄉的楓樹,平凡而美麗。我也不怎麼記得這顆小小的楓樹到底做了什麼,只記得,當颯颯的秋風吹來時,楓葉從樹媽媽的懷抱中奔跑出來,他哭了,不僅是因為捨不得,更是因為自己身上的重任。每想至此,便不禁吟誦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

  那些關於故鄉的記憶,那些如酒往事,常常溫暖我的心,撫慰我的心。多少個寂靜的深夜,燈下枯坐,為生活、為世事而心生煩惱、生怨恨的時候,眼前總會浮現出一幕幕故鄉的往事。多少次夢迴故鄉,多少回想起故鄉的點點滴滴。慢慢地,牽掛成了忘不了的鄉愁。從西北荒漠到東南沿海,橫亙在我們之間的不只有黃河長江,還有無盡的思量。如今的故鄉對我而言既是一個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個走不出的地方。滄桑的心已沒有當初的激情,也許只有剎那間的熟識才能感受到那份苦思感情吧。曾偶讀一句話,便熟記於心:“家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時光。”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6

  “當長路走過漫漫古道的時候,心已從於夢中甦醒。”

  “不知古道上的風從何處起,可他去往的是故里。”

  “紅葉最多情,一夜即相思。”

  每當想起這些殘篇斷句的時候,一幅淒涼悲壯的畫面,不時就重新印刷在我的腦海中。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就再也沒有看到故鄉的秋天了。

  在我的認知中,秋天是多彩的,充滿詩意的。而故鄉的秋天,我記憶的非是如此,也正是如此。

  故鄉的秋是悲涼的。少年時的我,跟著媽媽去挖筍,連鋤頭都拿不動的我,只能在山下玩。走來走去,期盼著媽媽快點回來,可人生如意事,十不常八九。知道這樣就找個石頭坐下了,旁邊還有小池子。覺得煩悶,地上拿起枯葉,觀察的同時中又慢慢的擰碎,凝視著枯葉曾經生機勃勃的葉脈,小手隨著葉脈的紋路,一點一點剝離。看了看幾乎都被枯葉填滿的小池子,眼看兩下手中不成模樣的枯葉,心裡有些不是滋味。恍惚之中,一片落葉從我眼前飄過,打斷了我的思緒。望著滿山的樹,看著滿地的落葉,腦海不時的勾勒出幾幅畫面。

  秋天的一片落葉,沉陷在泥和泥之間,受著別人羨慕的呵護。躲過一個嚴寒的冬天,春天在落葉躲藏的地方萌出新芽,經過很多年後,生成了一棵大樹,可是秋天的時候又會落下很多落葉。

  我知道這是自然規律,但是總不知道從哪來的難受和委屈。看到滿是枝葉的大樹,落下來的是朦朦朧朧的嫩葉,心裡總會有產生悲涼悽腕,難以言說,即是不可言說的孤立。落下來的好像……就好像被他嫌棄扔到的孩子。想到這,看了看天色,晚霞剛剛萌出一點紅,想著還未回返的媽媽,就想到自己會不會是大樹嫌棄的孩子,一樣的被媽媽扔掉了。嗚咽聲就慢慢的響起來了。媽媽回來的時候,晚霞已經消失了,天已經有點灰暗了。

  現在想起來,就莫名的笑了笑,真的不可思議,自己天馬行空想那麼多,自己把自己弄哭了。

  不過確實,家庭像大樹一樣,到了時間也要把自己扔出去歷練一番,可能會活得不如狗,也可能會支起一個家。不管結果如何,自己出生在故鄉,思念的是故鄉,心所在的也是故鄉。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7

  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逃離的地方;故鄉,是我們年老想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那張車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口音。

  在文學的世界裡,有太多太多對故鄉的描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是對故鄉的一種思念;“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那是對故鄉對親人的一種思念。

  我從九歲起就一直在外地讀書,對於家鄉卻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思念。雖然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可是心與家鄉的距離卻越來越近。

  這天是星期六,也是學校的組織的郊遊日。我懷著愉悅的心情上了大巴車,一路上跟同學們嘻嘻哈哈的。不知過了多久,大巴車在一片森林裡停了下來。緊接著就聽到老師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來的是一片果園,希望同學們能對大自然有更多的瞭解。”

  下車後我便和他們分開了,獨自來到一個小路上。正當我感到無聊時,一抬頭便望見一棵巨大的柿子樹,我不禁感嘆道,這果實可真大呀!我在樹下徘徊了好一會兒,不知怎的,便想起奶奶家門前的那棵柿子樹了。不禁又想起那坐在柿子樹下的矮小而柔弱的身影。是的,那是我的奶奶,那是一直盼星星盼月亮般盼著我的奶奶。懷著那份簡單但執著的掛念守望著。我始終忘不了你眼神中流露出的不捨,流露出的期盼。我看到你的微笑在樹下,在陽光下,和紅柿一樣燦爛。我永遠忘不了那在樹下柔弱的身影,永遠忘不掉那巨大而火紅的柿子樹,忘不掉那破舊而低矮的圍牆。想到這,我的眼淚不禁落了下來。

  長大了,每個人都要面對世間百態。但是,小時候在家鄉的歲月總是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在我看來,家鄉不僅承載著一個孩子最初的夢想,更成為了這個孩子將來所面對一切的見證者。我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我愛著家鄉,家鄉也愛著我,家鄉在我的心中是無法替代的唯一。不管走多遠,家鄉都伴我一路而行。這份濃濃的家鄉之情將一直延續下去!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8

  我的故鄉靠海,自小在海邊長大的我,對故鄉總有著別樣的記憶。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也是小島向世人展現魅力的時刻。乘一葉扁舟,從遠方向小島駛來,便會看到一道霞光浮現在島的一角,浮現在湛藍的天上。它似紅非紅,忽明忽暗;又直入雲天,或光灑碧波。原本漆黑的海面,被這霞光照亮了許多。當小船靠了岸,海島上鬱鬱蔥蔥的林間之景,又呈現在你的眼前。

  故鄉的海灘便是不可多得的風光,在不經意間,總能在海灘上看到形態各異的海螺和貝殼。日出時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金色的沙灘上,連著波光,海螺、貝殼就像從沉睡中甦醒的孩子,恣意躺在沙灘上,享受著天然的日光浴。遊客們有說有笑,孩子們堆築城堡。一陣浪打來,腳印、城堡連著海螺、貝殼,都被輕輕推向大海,想必海浪也是想著好好欣賞這幅別具一格的“沙畫”吧!

  故鄉不僅風景宜人,那裡的居民也都熱情好客、淳樸善良。傍晚時分,嫋嫋的炊煙、菜餚的香氣,便是另一幅溫馨的風景畫。累了一天的農民、漁夫,也都收工回家休息了。孩子們有的在家門前的空地上玩耍,有的幫著大人忙活……。月上枝頭,常能見到老人們聚集在種著些花草的小院裡閒談,孩子們在草地上玩笑、嬉戲,他們笑著,跑著,清風徐來,把他們的歌聲和笑聲穿的很遠,很遠。

  如今,我還是會不時響起我的故鄉,故鄉海,故鄉的月,故鄉的人,總能讓我想到我的童年,回憶那些令人懷念的美好。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9

  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山水好養人。我的家鄉就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的仙遊縣

  仙遊歷史悠久,擁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也算是座文化古縣了吧?這裡有著不少的旅遊景點,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仙遊九鯉湖風景區、海峽藝雕旅遊城、百松村、仙遊烏石村、仙遊蘭石村、龍紀寺,仙水洋、天中萬壽塔、仙遊文廟、龍華雙塔、無塵塔、金鐘水庫等。其中的九鯉湖風景區九鯉湖,是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祈夢文化發源地。景區是仙遊“四大景”,即九鯉湖、麥斜巖、菜溪巖、天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稱,尤以飛瀑為最,素有“九鯉飛瀑天下奇”之美譽。湖的四周,林木蔥蘢,千巖競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融林、瀑、水、石之勝景於一處。

  新化大地為革命奉獻了青春和熱血,因此也留下了許多革命基地。據統計,我縣共有79處革命遺址,被列入福建省革命遺址,分佈在18個全縣鄉鎮(街道)。1927年,仙遊成立了第一個中共基層組織——中共上宮支部,現已改建為中共上宮支部紀念館。1930年建立了仙遊第一個革命武裝——中國工農紅軍第108團,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武裝鬥爭。而先烈們的英靈便長眠於仙遊革命烈士陵園。它更是於2009年9月被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授為首批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是先有一處開發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既表現了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也發揮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啊!我家在仙遊,仙遊是我家……”這首來自著名女高音劉媛媛老師的《神仙暢遊的地方》勾起了無數莆仙兒女的鄉情,歌聲繞梁帶著的濃濃鄉情。充分展現仙遊作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中國古典工藝傢俱之都”“戲劇之鄉”“武術之鄉”“工藝美術之鄉”的魅力風采與文化內涵。

  仙遊有著自己的語言,有著自己的文化,有著自己的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仙遊兒女。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中國勞動人民最歡慶的節日。在過節的這段日子裡,身在他鄉的異客都暫忘了舊日的煩惱,暫別了工作的崗位,回到許久未歸的家鄉陪伴親人,並按照當地的習俗給春節增添濃厚的色彩和味道。

  在我的家鄉莆田,年味兒大概是臘月初十就有了的。這幾天裡,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次大掃除,莆田人叫它掃尋。大人和小孩共同勞動,搬傢俱,洗地板,擦窗戶…將這一年來不好的東西通通掃出門,熱熱鬧鬧井然有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過年的期盼。

  打掃完房子,就該給它裝扮裝扮了,一張張紅彤彤的福字圖粘在窗玻璃上笑臉盈盈,一對對吉祥的春聯貼在門框上吐露芬芳。此時繞著村子走走,你會看到人們最質樸的祝願。然而在這喜慶的氛圍裡,也存著幾分哀傷。莆田的春聯是與眾不同的,為了悼念300多年前被倭寇殺害的莆田人,於是製造了白頭聯,在紅色的對聯上方留有10釐米長的白紙額頭。火焰燒過房屋會留下焦痕,子彈射在牆壁會留下彈孔,莆田人不曾忘記過這塊土地上的人所遭受的苦難。

  期盼著,期盼著,春節的年味兒越來越濃厚了。小孩子們也歡呼起來,因為家家戶戶都開始做起他們最喜歡的紅團和炸豆腐了。一顆顆紅彤彤的小球兒在家長的手掌中滾來滾去,圓潤後捏平,包上甜甜的綠豆醬,再滾圓後用印有花紋的模具一壓一磕,新鮮粉嫩的紅團兒就出來了;一塊塊白嫩的豆腐經鍋一炸,立刻變得金燦燦香噴噴。大人們歡喜,小孩子們貪吃,紅彤彤的紅團和金燦燦的炸豆腐寄託了全家人的幸福。

  接著除夕夜將年味推到了高潮,長輩和晚輩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談談一年來的收穫,說說家鄉的變化,我們把這頓團圓飯稱作圍爐。伴著驚喜的鞭炮聲和絢爛的煙花,守歲的人們推杯換盞情深味濃。然而莆田的春節是一年兩度,不僅大年30要做歲,到了初四還要做一次大歲,形勢跟大年三十一樣,全家要吃一頓團圓飯。原因是明嘉靖年間,福建沿海倭亂頻繁,興化民眾逃亡至山區,直到抗倭英雄戚繼光趕跑倭寇後人們才重新回到家園。大家一方面掩埋被倭寇殺害的親友屍體,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做歲。

  這便是我們莆田的春節,這裡的人們不僅有對未來的期許,也有對往事的緬懷。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1

  它從懸崖峭壁上飛馳而下,它從青山翠竹間流淌而出。小橋屋簷下,茅舍人家旁,它歡快地嬉戲追逐。它在平坦的原野上盡情的奔騰、翻滾,在車水馬龍間靜靜地沉思、漫步。它從遙遠的過去流淌向將來,流過四季的渡口,流過清晨與黃昏。最終它流淌進了我的心靈,滋潤了我的心田——它就是流淌在故鄉的木蘭溪。

  你瞧,它的景色多麼美麗呀!溪水靜靜流淌,倒映著蔚藍的天光,魚兒在蔚藍的天空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偶爾濺起的浪花,像是落到溪裡的白雲。忽而清風徐徐,漣漪微動,遠處青山的剪影,小橋人家的淡影,高樓大廈的倒影,泯滅著,閃爍著,最後支離破碎,成為片片深深淺淺的光斑。寧靜的村莊裡,年輕力壯的農夫引著溪水去灌溉良田。在溪邊,有婦女邊洗著衣服邊拉家常,有孩童調皮的戲水玩耍,有老翁悠閒地漫步。是興化平原上的這條溪流,撫育了小橋流水畔富饒美麗的江南水鄉。

  你聽,潺潺的流水聲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謠,詠唱著光陰的故事。清晨,成群結隊的鳥兒停留在溪邊的樹上,伴著流水的伴奏盡情的歌唱。那琴聲不是涓涓細流的叮叮咚咚,而是潮起潮落的嘩嘩啦啦;那歌聲不是斷斷續續的嘰嘰喳喳,而是連綿不絕的喧囂嚷嚷。午後,遠處山上的古寺裡傳來了悠揚的鐘聲,那鐘聲在空中盤旋,在溪裡流淌,悠揚,清澈,渺遠,古老,像是悠悠歲月裡的一聲嘆息。黃昏,西畔的一個個村莊升起了裊裊炊煙,有雞鳴犬吠,有歸巢的鳥兒拍動翅膀的聲音,有大人呼喚調皮的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靜靜流淌的溪水畔寧靜而又和諧。夜晚,流水聲伴著蟲鳴蛙語,使人昏昏欲睡。忽然遠處一陣鑼鼓喧天,讓人精神一震,悠揚的嗩吶伴著“咿咿呀呀”的人語在夜空下飛揚,或渾厚嘹亮,或清脆悅耳,或婉轉動聽,就這樣無意間闖入了你的心扉。原來是鄰溪的村莊裡在露天演普仙戲呀!

  木蘭溪水是有味道的,它的味道是甜絲絲的,不信你嘗:春天有枇杷,香甜可口;夏天有容顏,飽滿多汁;,秋天有荔枝,清香撲鼻;冬天有甘蔗,清脆可喜。

  親愛的木蘭溪啊!你靜靜的流淌在我眼前,輕輕的流淌在我耳畔,流淌在我唇齒間。最後悄悄的流淌進我的心田,流淌成涓涓的鄉情。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2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志士讚美滔滔不絕的長江,也有人歌頌九曲黃河,但我更愛故鄉那條豪不起眼的小河

  小河的水真綠呀!綠得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小河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水裡歡快的小魚和水底的沙石;小河的水真靜呀!靜得好似一面鏡子,碧水幽幽,涼風習習,綠水紅花相互掩映。

  陣風吹過,清香撲鼻而來。原來是小河邊的花兒開了。花兒真多,有迎春花、月季花、桃花。遠遠望去,朵朵花兒像一個個穿著漂亮衣裳的少女,她們仰著小臉羞澀地笑,顯得美麗可愛。那些奼紫嫣紅的花兒在蔥綠髮亮的嫩葉襯托下,顯得生機勃勃。花兒散發淡淡的清香,不時招來幾隻蝴蝶在上面偏偏起舞。

  我不知道小河究竟流向何方,只記得河水寶貴極了。別的不說,單說兩岸的草木吧,就比別處繁盛、蔥鬱。初春河邊的垂柳伸出了柔嫩的指尖,小草探出鵝黃色的腦袋,別的樹也都早早發芽了。夏日。樹葉、小草青翠欲滴,在陽光下油亮亮的。草木長這麼好,不用說是因為它們從小河得到了足夠的水分。一年夏天天旱得厲害,人們把小河水引進田裡,莊稼得救了,小河卻越來越瘦了,可它仍舊“嘩嘩地笑著唱著,是為自己所做出的犧勝而感到驕傲嗎?

  我十分喜歡這清凌凌的河水,因為她不但給人們提供了水源,還養育萬物,滋潤大地,孕育著希望和未來!

  在我心中,故鄉的小河是條最無私,最可愛的小河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3

  故鄉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樂的。每當我想起故鄉,便不禁的傻笑。想起那時同年傻傻的我,做出的傻傻的事,讓我十分懷念。好想回到故鄉,回到童年。

  那是一年的春節,我和弟弟買了許多鞭炮回來玩,普通玩法玩膩了,就想玩的新花樣;我們商量著,說好看到什麼可以炸的東西就炸。

  我們來到雁塘,腦子裡便閃過一個念頭:炸水!鞭炮一仍,水花四濺,非常漂亮。弟弟想跟我一起炸,我同意了,我先點燃了鞭炮,等著弟弟,可弟弟怎麼也點不燃了,“啪!”鞭炮在我手上炸開了,弟弟問我有事嗎,那時我還滿不在乎的說沒事。鞭炮能等嗎?被炸了還不疼。

  我們繼續出發,“誒,弟弟!我們炸炸牛怎麼樣?”弟弟拍手說好。走到牛身旁,見牛在撒尿,便笑出聲來。牛發現了我們,好像尷尬,似乎在說:“牟!幹什麼?笑我上廁所?!”我和弟弟笑著說:“就你牛啊!我炸死你!”

  “弟弟,準備好了嗎?預備,點火,發射!”牛嚇的東跑西竄,“牟——!”的叫著。

  回到家裡,還把這件事告訴奶奶,奶奶把我們教訓了一頓。訓的什麼我都沒聽,還在一旁偷偷的笑,我估計,弟弟,也沒聽多少吧!

  回想往事,故鄉早已沒有童年時的味兒,直到聽到孩子們歡樂的笑聲。如同輕柔的旋律包圍著我。我才知道原來主角早已不是我了。

  這也許就是故鄉的童年。我們年少時想逃離的地方,是我們長大時想回可能回不去的地方。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4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故鄉永遠是一種樸素與真實,每一個歸來去兮的人,都曾夢縈百回。

  ——題記

  故鄉的山路九曲十八彎,鐵殼車子,一路向南。

  一道道曲折彎彎,一叢叢野草漫漫,都擠在舊日餘暉裡。目光尋著,思鄉季節裡的夢,一一拾起。路途遙遙,樸樸風塵,歸鄉的思緒迢迢千里。

  蔚藍的天空依舊瓦藍鋥亮著,風把它吹得透明如洗。嘹亮的歌聲還飄在空中,視野在呼吸裡開闊。我如一個孩童,群山把我攬入心懷。我的血脈,和故鄉融在了一起。

  故鄉的山一如父親的脊,渾厚,敦實有力,環繞著村莊。脊不鋒芒,卻挑起一個悠久的歷史,擔著一個世代的歲月,穿梭在風雨裡。山的姿勢如同一棵永久的樹,沉默著不低頭,歷史讓他的肩磨得更加厚實,歲月在他的腳下踩得愈加沉穩,滾燙的日子碾過山脊,卻碾不垮一如既往的身姿。日輪轟轟隆隆的跨過大山,把樸實的日子染成火紅。

  走進大山,就是走進熱烈的生命。

  故鄉的水裡淌著一首古老的詩詞,被採風的歌者念起。水裡流傳著一段久遠的歷史。夢裡花落知多少。沒牙的奶奶揹著竹簍慢步從河畔走過,竹簍裡的山歌嬉鬧著跑進鵝卵石;雨來的時候,頑童踩著水花,水花在她們的腳尖舞蹈,它們大聲的歌唱,它們跌進河裡嘩啦啦響。故鄉的人把昨天的記憶遺忘在溼漉漉的水草中。多年以後,故鄉的水慢慢老去,但它依舊唱起鵝黃的歌謠,說著昨天的故事。

  途經一片田野,空曠的田野晃動著一茬茬土黃的稻稈,青澀的稻草人在黃昏的落寞中守望。風吹稻田,往車窗的後面急劇蕩去,如同膠捲在我面前閃現出一幀幀彩圖。我看到,父輩們的鐮刀,輕輕一閃,便砍下了大片大片的金黃。那些故鄉的人們,他們熱愛這片土地,對待土地如同生命,虔誠。土地在他們腳下踏出金子般的聲響,汗水在每一寸土地上都透著金色的光芒。

  只有他們,才能把靈魂埋進沉甸甸的谷裡。

  夕陽西下。遠處飄起一隻風箏,牽扯風箏的孩子,像一首大地上蹦噠的詩。

  風箏爬上雲端,山裡的一群少年,扛著竿子筆直的從田埂走過,像一支大山逡巡的隊伍,大步的跨過河流大山,倒映著朵朵白雲下的身影精神抖擻。

  他們把故鄉山川走進生命的底色裡。

  很快,車到站了。夜色為故鄉披上一層面紗,站著,有些痴迷的看著星點路燈。記憶裡的故鄉沒變,一直這樣安靜又迷離,親切而讓人惦念,我腳下的那一撮土,不知還有沒有我去時的氣息。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5

  當你遠走他鄉,當你踏足天涯,總有那麼一個地方讓你魂牽夢縈。而那,便是故鄉。就如杜甫詩中所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這就是詩人對故鄉的懷念,對故鄉月亮的懷念,是無法改變的。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東西南北,都思念著故鄉。

  故鄉,已經深深嵌入了我們的文化。從《采薇》中的“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到《春江花月夜》中的“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從《春望》中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秋興八首》中的“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我們不難發現,詩人們離鄉愈遠,詩中的鄉思愈令人惆悵。於是有人總結道:“因為那是大陸的泥香,古中國幽渺飄忽的氣質;近時,渾然不覺,但愈遠,愈令人臨風神往。”

  故鄉,遠不只是地圖上的幾個宋體字。當你輕撫那個小圓圈,眼前閃過的,是過去的種種。不得不承認,故鄉凝成了我們,我們走成了故鄉。當我們痛哭,故鄉也在默默流淚;當故鄉被侮辱,我們也會心如刀絞。在出鄉之時,每個人都牽了一根故鄉親手遞來的繩。她會囑咐你,讓你把繩系在腰間。最後,在你踏上旅途之前,她會對你說:“常回家看看。”

  河邊的楊柳垂落尖尖剛好碰到溪水,落葉飄到河裡,隨水遊走。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到何方,會經歷哪些坎坷。稻草場邊散佈著幾根電杆,似乎有些年頭,微微傾斜,大膽的麻雀會在那停好長時間。風颳起了地上凌亂的東西,竟讓我有些傷感地想到了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的我們又何嘗不是“斷腸人在天涯”?

  漸漸的,故鄉的初衷已滿足不了我們的教育需求,這也意味著我們將遠離故鄉,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小時候的夥伴也考到了不同的學校,雖在一城,但不是一心。身邊的朋友漸漸熟絡,可早已沒有了之前的感覺。燈紅酒綠的城市讓我一個寒門子弟眼花繚亂,一輪孤月,誰又會抬頭在意它,終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看著人山人海的大街,有了種“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孤寂感。

  看著那邊一層層綿延的山峰,不知道後面是不是我日思夜想的故鄉。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6

  我的家鄉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她不僅是一個年代悠久的小城,而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還是各方藝術薈萃的場所。那裡有具有家鄉特色的絲絃,還有傳統的地方性節日——梨花節。

  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老河口的絲絃了。這不,從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你一定會納悶地問我:“那是什麼音樂吧?”我一定會自豪地告訴你: “雖然老河口只是一個小城市,但卻有讓老河口人引以為豪的絲絃。它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早在清朝乾隆年間,絲絃樂器就在老河口流傳了。它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你一定會說: “我們家鄉也有絲絃,這不足為奇。”我就會搖搖頭,說:“這你就不知道了,老河口的絲絃區域性很強,不是一般音樂可以相比的。它由絲絃說唱“大調曲子”的前奏分離出來的。而且歷經演變才形成的。”這時,你一定豎起了大拇指,對我家鄉的絲絃只有嘖嘖稱讚的份了。

  走,跟我去聽聽老河口的絲絃吧!你看,那裡有一群老人們正在演奏絲絃的一個曲種,隨著那清脆明快的音樂聲,我眼前浮現了電影上那三十年代時,古樸典雅的老河口風貌。那裡白天,街上商販們叫賣聲夾雜絲絃聲,一陣陣傳入耳中;到了夜晚,那一條條大街小巷,便清晰地傳出悠揚悅耳的絲絃聲,不由的讓人駐足凝聽,讓人們陶醉。看著遊客們專注的神情,我的心情也變得歡快多了。你聽,這音樂多婉轉動聽。這麼多老人共同合奏,卻那麼和諧,似乎是一個老人在獨奏,節奏感可強了。

  不過,更讓你長見識的,一定是我家鄉的傳統節日——梨花節吧。

  你一定會好奇地問我: “梨花節是什麼節日?”且聽我慢慢道來。

  梨花節之所以那麼出名,是因為每年三、四月份,正值梨花盛開的季節,滿樹的梨花環繞湖泊。梨花盛開在梨花湖邊,田野裡、小路邊,它們爭著搶著開放。那一朵朵梨花身著淡白色的春裝,似乎在和春天比美。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花海,讓人賞心悅目。一陣風兒吹來,梨花們隨風搖曳,還有些花瓣從樹上飄落在土地上、湖面上,看上去美極了。清新的泥土味中帶有淡淡的花香,讓人心曠神怡。蝴蝶在梨花叢中翩翩起舞,構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風景畫,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前來賞花、遊玩。

  所以自1999年,我的家鄉以萬畝梨花為媒,以“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方式,利用梨花節,來為家鄉招商引資。自1999年我們成功舉辦了首廟梨花節之後,每年都會隆重地舉辦一次。每次,總有全國著名歌星千里迢迢來到這裡,熱情洋溢地前來助陣,如,李鈴玉,江濤,景岡山,宋祖英等,場面可隆重了。凡是來到這裡的明星,沒有一個不為老河口的萬畝梨園、梨花感慨讚歎。

  梨花節不僅豐富了老河口的文化內涵,而且還提振了老河口經濟原先落後的局面。那潔白的梨花,會讓外來客商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並且每次“梨花節”發放的會徽、吉祥物、文化帽等,都會讓人愛不釋手。

  這就是我的家鄉——老河口,如果您有時間來旅遊參觀的話,我一定會為您當導遊,帶您一起聽老河口絲絃,和您一同觀賞老河口特有的“梨花節”。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7

  淹城,是我國儲存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遺址。淹城春秋園就是一春秋淹城為基礎打造的大型遊樂公園。春遊能來到這裡,讓我興奮。春秋時代的風韻,有儲存的那麼完整,實在難得呀!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地方,古色古香的氣味大麼濃厚,也少不了各種大型遊樂設施:峽谷漂流,水上樂園,九龍問鼎……內容也充滿了現代化,居然還有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旋轉木馬。

  其中我們小組就玩了水上樂園這一專案,來到那裡,哇!清澈見底的湖水,湖水中還有千奇百怪的鵝卵石。湖面被溫暖的陽光照得波光粼粼,看到別人玩,“張夢雪,我們也去玩吧。”我迫不及待的說。“好呀”張夢雪神采奕奕。我們把鞋脫了,把褲腳往上捲了卷,一隻腳伸進了水裡,哇!好涼呀。我大叫了一聲,周圍的人一直盯著我,我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我們先玩了由一根圓木頭搭在是中央,我和張夢雪手拉著手,小心翼翼的走向終點,我們嘆了一口氣:“嚇死我了。”之後我們又玩了圓木,圓木前面還有圓盤,我將兩手展開,保持平衡,因為我速度過猛,前面還有圓盤,我還沉浸在剛剛的興奮當中,我還沒有緩過神來,一不留神,掉到了水中,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波浪和濺起了浪花,快要臨近兩點半了,我們紛紛穿上鞋子,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他們都穿好了,我還沒穿好:“等等我!”

  春秋淹城,是你,讓我們重溫歷史,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我將會把你存在腦海裡,永遠也不會忘記。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8

  提起河北,你一定會想到燕趙大地吧?沒錯,河北不但有“燕趙大地”的美稱,而且還有許許多多雄偉的建築、好吃又有營養的特產,例如趙縣的趙州橋、雪花梨,承德的避暑山莊……多得數不勝數。

  我最愛趙縣的雪花梨,它不僅梨肉潔白似雪、汁多味甜、質細脆嫩,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既營養又美味。

  趙縣還有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是著名工匠師李春建造。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它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此之外,我的家鄉的人們都樂於助人,樸實善良。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坐了兩站地後,上來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車上的人都為這位母親讓座,我被家鄉濃濃的人情所感動!

  還有一件事,它徹底改變了我對農村人的看法。記得前幾個月,有一位老太太在我們小區附近開了一家副食店,門臉很小,經營的品種也不全,她說話怪腔怪調的,好像是從農村來的,我平時不喜歡去她那兒買東西。但是有一次,天很黑了,其它副食店都關門了,我只好去她那兒買。付完錢後,我急著回家,忘記多付了3元錢,她跑出來找到我,給了我錢後又叮囑:“天黑了,快回家吧,不然大人該著急了。”當時感動得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是一位心地多麼善良的老人啊!

  我愛河北,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風土人情!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19

  所謂風情,就是風土人情。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但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來到了拉薩老城。從貢嘎機場出來,我覺得呼吸困難,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原反應吧。

  剛到拉薩城,我覺得一切事物都是那麼新鮮。甚至有點像置身於異國他鄉的感覺。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房子的顏色一般最常見的最紅、白、黑這三種。從遠處看,房子是一個梯型。我有幸參觀了一個民居。這可不是普通的民居,聽說這是藏族文字的創作者以前住過的地方。距現在已經有三千多年了,看來這房子真牢固。原來,房子是用寬2米的磚頭建造的。在這裡,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那些虔誠的藏民。在拉薩的街頭,隨處可見手拿轉經筒,身穿破舊的羊毛氈的朝聖者。他們嘴裡念著六字真言,手裡的轉經筒不停地轉。大家常說,西藏人很窮。其實不是這樣,西藏有許許多多的礦產資源。藏族是全民信佛的一個民族,藏民們只要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會自願奉獻出來,捐到寺廟裡,絕對沒有一點私心。

  拉薩,是西藏的縮影。從這裡我看到了西藏人的樸實無華。這裡也是西藏的中心,匯聚了各方來客。文化在這裡碰撞著,交流著。心與心也在碰撞著,交流著,探出真誠的火花。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20

  我的家鄉——南城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它物產豐富:有綠油油的油菜,有聞名的麻姑茶葉,有新鮮的淮山和蓮蓬;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家鄉有一條緩緩東流的盱江河,很長很老,也很美。

  清晨,沿河方向望去:滿目蔥籠,柳條隨風搖曳,婆娑起舞,密葉團團簇簇,欣欣向榮。疏密相間的枝條織成一幅翠綠的輕紗,似惟似幕,掩映在窗前,溫柔、甜美。我的心也甜甜地沉醉在綠河的懷抱裡。

  盱江河,它擁抱著澄碧的天空,它催開火紅的春花,它撫愛潺潺的溪泉。啊!盱江河,您託著人類生存之舟,穿過生活的波浪,揚帆而去。盱江河的水滋潤著南城人民,裝扮著南城,給人們帶來無限幸福與樂趣。

  家鄉有一座美麗的實驗小學,是我的母校,我在這度過了六年小學生涯,想著昔日和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玩耍,所留下一滴滴的汗水,是多麼開心,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實驗小學是一所全縣著名,全市聞名,全省知名的小學,它為祖國培養了一代代的人才,真可謂是勞苦功高啊!我為能在這樣一所小學上學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人民樸實厚道,勤勞好客。每天天剛亮的時候,壟上、河邊、街道、小巷裡,便有了人們勞動的身影。如果你有機會到我的家鄉,好客的人民定會以美酒相待,美麗的田園風光會讓你留連忘返。

  我的家鄉雖比不上北京的美麗,比不上上海的繁華,但我愛她,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像母親一樣哺育我成長。

  我懷著那種對母親的情感,從心底輕輕說一聲:“我愛您,我的家鄉——南城”。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21

  我國有56種花卉。每朵花都有不同的美。可以說最芬芳多彩的花是漢族,它是我國人口最多、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他們勤勞、勇敢、簡單、聰明、好客。他們有特殊的風土人情。可以說最特別的,是節日食品。

  節日食物豐富多彩。它往往巧妙地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更為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

  人們會在不同的節日吃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飲食。例如,在春節的除夕,北方的每個漢族家庭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製作和吃年糕的習俗在長江以南的所有漢族地區都很普遍。漢族人的年夜飯通常需要魚或一些食物,這將是“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以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8月15日中秋節的月餅就像天空中銀色的月亮,象徵著家庭團聚、幸福和幸福的祝福。這些都是節日習俗中具有特殊內涵的特殊食物和飲食習俗。

  我為自己是漢族而自豪。我想繼承和發揚漢族的風俗和傳統文化。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22

  中國這片廣闊的神州大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如果中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它們就是這片土地上盛開地最鮮豔的花朵。每一個民族有每一個民族的風俗,每一個地區也有每一個地區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

  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個地區的特色逐一淡化了,只有回到樸實的農村才能感受到濃厚的地方風俗。

  在我的家鄉湖南就是一個保留著獨特風俗的地區。每逢喜事,照湖南人熱情的性子,都會在自家院子裡用木板搭一個戲臺子,請藝人來家裡唱湖南著名的花鼓戲。在屋裡擺上大圓桌,請親戚鄰居到家裡吃飯看戲,擺大圓桌象徵團圓,祥和。桌上不會擺太多碗菜,但是每一碗都內容豐富,我們叫它雜味菜是當地最有名的菜之一,菜裡有香腸,木耳,豆乾..這種菜雖不及淮揚菜那樣精緻,卻能從這道粗獷豪邁的家常菜中吃出農家獨有天然樸素的風情,也別有一翻風味。

  在農村,吃自己種的菜和大米,很少去買東西,房子也是自己家蓋的。我們住的房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年輕時用汗水夯築起來的,紅磚,黑瓦是我們那兒房子最大的特徵。我們家有兩層樓,上面睡覺,下面吃飯,格局簡單。那不像城市裡的房屋,閃閃發亮,富麗堂皇。那都是用天然的土砌成的,走進去就嗅到一種清香的泥土味,有種能讓人返璞歸真的獨特氣息。

  大人們聽到韻味十足的腔調也跟著哼起來,小孩們則在桌上的大碗裡聚精會神地挑著香腸,一幅多麼熱鬧祥和的畫面!戲聽完了菜吃完了,客人主人依依惜別,臨走前主人總會向客人遞上一塊臘肉,肉燻得紅通通的,這裡面裝著的是湖南人熱情好客的美好情誼。

  感受身邊的風土人情作文 篇23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暑假,我就來到了這山水如畫的桂林。

  初到桂林,主人便早早地迎候我們。遠遠地望見了,便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我們應著,急忙走了過去。大家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臉上掩飾不住的激動,興奮地聊起家常,邊說邊走,沿途欣賞風景。

  到了主人家,客人們都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也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來桂林特色的美食,擺好碗筷,邊吃邊聊。看到這幅和諧的圖畫,人人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飯後,主人帶領我們四處遊玩,桂林的景色真令人賞心悅目。

  桂林主要是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的山水景觀為代表,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景觀的獨特魅力,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清澈的灕江水,在蒼翠雄奇的群山之間蜿蜒奔流,景色異常優美。“幾程灕江曲,萬點桂山尖”的詩句,便是灕江景色的生動寫照。這一帶峰巒聳秀,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錦繡畫廊,無比秀美。

  灕江風光,四季皆美,晨昏嫵媚,惹人陶醉。在這“青山綠水,團巒映帶”的畫圖中,泛舟暢遊。一路上可以欣賞形象神秘的駱駝山,江中酣飲的象鼻山,明鏡高懸的穿山石洞,以及“七星伴月”、“伏波平浪”、“醉臥淨瓶”等著名景物,微風拂面,心曠神怡。如情似夢的景緻,更是具有詩情畫意,隨著你的想象,可以變幻成各種各樣神奇的物件,奇妙無比。

  乘著遊船,盪漾在灕江上。看到和風吹拂中的灕江,流雲漫漫,陽光明媚,遠遠看去,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最可愛是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 峰如洗,夢幻一般,濃淡相間的霧撲面而來,把群峰包裹起來,我們彷彿已經蹬上九重天,隨手就能夠抓住雲的影子。

  啊!這美麗的桂林,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