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獨善其身的成語故事

關於獨善其身的成語故事

  獨善其身,指修身養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現也指只顧自己好,不關心身外事。語出《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趙岐注:“獨治其身以立於世間,不失其操也。”

  原文: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譯文: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遊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遊說的態度:別人理解也安然自得;別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然自得呢?”孟子說:“尊崇德,喜歡義,就可以自得其樂。因此,士人失意時不失道義;得意時不離開道。失意時不失道義,所以自得其樂;得意時不離開道,因此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時,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時,修養品德以顯於世。失意時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時則拯濟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謹守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透過治理家庭,最終到平定天下,可以說是數千年來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然而成功的時候少,失望的時候多,於是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積極而達觀的'態度彌補無法完善的孤高理想,成為千年來儒家的信條。窮達是身外事,只有道義是根本的,如孔子所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進可攻,退可守,明哲保身,進退自如;當窮困不得志時,以獨善其身的清高安撫失落的心,飛黃騰達時,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警戒自己。如孟子誇讚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孟子這番話可以說是儒家發揮最極致的理想主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