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13篇)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13篇)

  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13篇),歡迎鑑賞。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1

  春秋時期,晏子手下有個官員叫高繚。他在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一直以來都很小心,為人也非常謹慎,為官三年以來從來沒有犯過錯。

  可是突然有一天,晏子沒有任何原因就把他辭退了。

  晏子左右的人覺得很奇怪,對晏子說:“高繚為你做事已經三年,從來沒有辦錯事,你不給他獎勵倒也罷了,可是還要將他辭退,似乎太過分了吧。”

  晏子說:“我是一個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頭,必須用墨斗來彈,用斧頭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如果別人不給予提示的話,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繚呢,他在我身邊足足三年,看見我的過錯,卻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我就把他辭退了。”

  哲理點撥:一個正直的人應該既不諱疾忌醫,也不專做“好好先生”,而應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2

  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韓愈在京城與獨孤申叔打賭,贏下了他的一幅人馬圖卷。這幅畫用獨孤申叔的話說,“雖百金不願易也”,足見他非常不捨。相反韓愈則興高采烈,愛不釋手。第二年,韓愈出任河陽令。有一天,他與兩三個客人談論起畫的品格,於是拿出了那幅人馬圖卷,讓大家品鑑。座上有一位趙侍御,素有君子之稱,看到畫卷後臉上頓時有了戚然的神情,原來,這幅畫卷正是他二十年前臨摹古本之作,後來不幸遺失。當時臨摹之辛苦,用功之深,二十多年裡未曾忘懷,如今意外見到,真是悲喜交加。趙侍御道明前因後果,又不好開口索要,便請求說:“韓文公能否臨摹一二送給我,以遣相思之苦呢?”

  韓愈雖然極其喜愛這幅畫,但看到趙侍御臉上悵然的表情,豪放地說:“既是侍御心愛之作,理當奉還!”說完,當即將這幅人馬圖卷奉還。

  歸還了畫作的韓愈終究心有不捨,他拿出筆來,當場寫下了畫中的情景,詳細記錄了人馬器物的情況,這就是後來聞名千古的散文《畫記》。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3

  卜妻做褲子

  [故事]從前,鄭縣有個姓卜的人,他的一條褲子穿破了,於是要求妻子重做一條。妻子問他:“褲子做成什麼樣的?”姓卜的回答:“跟我原來的褲子一樣!”於是,他的妻子把褲子做好後,又對照舊褲子的樣子,把新褲子剪破弄髒,才交給丈夫。

  [哲理]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指導實踐活動積極有效開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把實踐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的原則,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摒棄錯誤的思想意識。姓卜的人要求妻子所做的新褲子應和舊褲子的尺寸、樣式一樣,而不是外表形狀和舊褲子一模一樣。卜妻則錯誤地認為,既然新褲子要和舊褲子一樣,那麼舊褲子是又破又髒的,新褲子也必須是又破又髒的,在這種錯誤意識的指導下,卜妻鬧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來。另外,這則故事還可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進行分析。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4

  蘇東坡猜謎

  [故事]蘇東坡的妹夫秦少游,是個猜謎的行家。有一天,秦少游和蘇氏兄妹一起閒談,忽聽遠處傳來一陣木匠鋸木的聲音,不由得觸動了謎興,就對蘇氏兄妹說:“我有一間房,半間租給輪轉王,有時射出一線光,天下邪惡不敢擋。”蘇小妹介面說:“我有一隻船,一手搖櫓一手牽,去時拉縴往,回時搖櫓還。”蘇東坡聽了,笑著說:“你們倆一個有房,一個有船。恿兄寒酸,只有一張琴,一根琴絃腹中藏,對著樹木彈,專引鋸木聲。”說罷,三人哈哈大笑起來。原來,三人的謎語是同一個謎底,就是木工拉線取直用的墨斗。

  [哲理]辯證唯物論認為,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這是意識能動作用的具體表現。但是,由於人們的知識構成不同,即使是對事物正確的認識,也會有所不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個故事中,由於蘇東坡、蘇小妹、秦少游三人的知識構成有所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有差異,因而他們面對同一個事物(謎底)——墨斗時,會有不同的看法(謎面),這正是三人知識豐富、見仁見智的生動表現。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5

  世界上最短的信

  [故事]法國大作家雨果1861年完成了他的世界名著《悲慘世界》。把稿子寄給一家出版商後,很長時間沒有音訊。於是他去了一封信探詢,信紙上只有一個“?”。不久,他就接到了出版商的來信,信紙上也只有一個“!”。過了不長時間,《悲慘世界》就出版了。

  [哲理]雨果和出版商的信在內容處理上都體現了抓主流的哲學道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矛盾的雙方有主次之分,其中處於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力量是不同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這就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首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在《悲慘世界》這部書稿出版還是不出版的問題上,雨果用最短的語言(僅僅一個問號)來表達這樣的疑慮:“編輯先生:近來可好?我的書稿收到了沒有?是否可以出版?”。而出版商也用最簡潔的回信(僅僅一個感嘆號)回答了雨果的疑問:“雨果先生:你好!大作收到!很快就可以出版!”在這裡,雨果和出版商堪稱知音,一次通訊,雙方各自只用了一個標點符號,卻把意思表達得如此清楚。這正是他們善於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問題的本質和要害,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質和方向的集中體現。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6

  玉波亭

  [故事]從前,有一個暴發戶在一個風景秀麗的湖邊修建了一座酒樓。為了給這座酒樓起一個雅名,他請來了四方文人,要求所起的名字必須包含四層意思,其一他姓王,其二他有錢,其三他是皮匠出身,其四他的酒樓在湖邊。各文人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出一個合適的名字。正在他們作難的時候,一個窮秀才從這裡路過,聽說了這件事,就上樓題寫了三個大字:玉波亭。接著他又一一作了解釋。眾文人聽了不禁叫絕,主人自然也很高興。秀才的解釋是這樣的:“玉波亭”的“玉”字是由“王”加上“、”組成的,這就暗示了主人姓王,加上“、”成了“玉”,玉是財寶,暗示主人有錢;“波”是由“水旁”和“皮”字組成的,“皮”暗示主人是皮匠出身,“皮”加上“水旁”是“波”,“渡”則暗示有水。“亭”前有“渡”,正好是“酒樓在湖邊”的意思。

  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絡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聯絡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絡。唯物辯證法還認為,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這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皮匠出身的王老闆,在眾文人或一般人看來,是無法和儒雅風範聯絡在一起的,因此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名字。但是秀才卻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和特點,抓住了事物固有的聯絡及矛盾的特殊性,一系列妙語聯珠的解釋,不能不令人嘖嘖稱讚。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7

  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韓愈在京城與獨孤申叔打賭,贏下了他的一幅人馬圖卷。這幅畫用獨孤申叔的話說,“雖百金不願易也”,足見他非常不捨。相反韓愈則興高采烈,愛不釋手。第二年,韓愈出任河陽令。有一天,他與兩三個客人談論起畫的品格,於是拿出了那幅人馬圖卷,讓大家品鑑。座上有一位趙侍御,素有君子之稱,看到畫卷後臉上頓時有了戚然的神情,原來,這幅畫卷正是他二十年前臨摹古本之作,後來不幸遺失。當時臨摹之辛苦,用功之深,二十多年裡未曾忘懷,如今意外見到,真是悲喜交加。趙侍御道明前因後果,又不好開口索要,便請求說:“韓文公能否臨摹一二送給我,以遣相思之苦呢?”

  韓愈雖然極其喜愛這幅畫,但看到趙侍御臉上悵然的表情,豪放地說:“既是侍御心愛之作,理當奉還!”說完,當即將這幅人馬圖卷奉還。

  歸還了畫作的韓愈終究心有不捨,他拿出筆來,當場寫下了畫中的情景,詳細記錄了人馬器物的情況,這就是後來聞名千古的散文《畫記》。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8

  西施是戰國時期越國有名的美女,她經常患心痛的毛病,病時總是用手按住胸口,緊緊地皺著眉頭。人家看到她這副病態的表情,覺得比平日另有一種嫵媚的風姿,顯得尤為可愛。

  鄰居有一位東施,相貌雖然奇醜無比,卻不甘示弱,她看到西施的動作很美,也照樣模仿西施的病態表情:用手按住胸口,緊緊地皺著眉頭,就自以為同西施一樣的美麗。

  可是看見東施這副怪模樣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作嘔的。

  哲理點撥不知別人好在哪裡,不顧自身條件如何,只在形式上模仿,往往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9

  齊莊公要到郊外去打獵,正準備上馬車,發現車輪前有一隻蟲子舉起前臂,要同車輪搏鬥。

  “這是什麼蟲呀?”齊莊公問趕車人。

  趕車人回答說:“這種蟲叫螳螂,它總以為自漢芾骱Γ恢狼敖恢籃笸耍衷諞德植罰媸遣蛔粵苛Α”說完準備趕車前進,把那隻螳螂軋死。

  “慢著!”齊莊公制止了趕車人,“這蟲子是個勇士啊!如果它是個人,必定是天下最勇敢的人了。”就命令把車子退回去,給那隻螳螂讓路。

  後來,齊國計程車兵們聽說了這件事,就議論說:“國王連勇敢的蟲子都那麼尊重,更何況勇敢的人了。”從那以後,齊國計程車兵打起仗來,都勇猛無比。

  哲理點撥:要影響別人,行動比說教更有效。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10

  春秋時期,有一次,楚國令尹子佩請楚莊王赴宴,他爽快地答應了。子佩在京臺將宴會準備就緒,就是不見楚莊王駕臨。

  第二天子佩拜見楚莊王,詢問他不來赴宴的原因。楚莊王對他說:“我聽說你在京臺擺下盛宴。京臺這地方,向南可以看見料山,腳下正對著方皇之水,左面是長江,右邊是淮河,到了那裡,人會快活得忘記了死的痛苦。像我這樣德性淺薄的人,難以承受如此的快樂。我怕自己會沉迷於此,流連忘返,耽誤治理國家的大事,所以改變初衷,決定不來赴宴了。”

  哲理點撥: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強烈的慾望,有慾望並不可怕,關鍵是不要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慾望,那麼,你最好遠離那些令你迷惑的物件。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11

  牛缺遇盜

  牛缺遇盜之掌故,史出秦國時期,對於當今人們做人處事,仍然具有參考價值。牛缺遇盜,講的是一位叫牛缺的大儒要去拜見趙國國君,在去往邯鄲的途中遇到強盜,衣物車馬全部被搶走。牛缺若無其事而去,並沒有一點憂愁吝惜的表情。強盜追上去問他緣故,牛缺答:“君子不因為養身的財物而損害了身體。”強盜歎服牛缺是個賢明之人。

  之後,強盜們暗地互相議論說,以這個人的賢明,如果將被劫之事報告給趙君,他們肯定擺脫不了圍困之患,倒不如殺了牛缺。於是,他們追了上去,殺了牛缺。

  一個燕國人聽到這事,集合族人互相告誡說:“如果碰到了強盜,不能步牛缺的後塵。”大家都接受了教訓。不久,這個燕國人的弟弟要到秦國去,到了函谷關下,果然遇上了強盜,想起了他哥哥的告誡,便和強盜盡力爭奪,?窮追不捨。強盜大怒:讓你活命,足夠心慈手軟,還得寸進尺討回財物?於是,強盜殺了燕國人的弟弟和他的同伴。

  牛缺與燕人被害的悲劇啟示後人,並非怯懦則死,不懼則生,多歷練心智,在生死攸關之際,以智取勝才是唯一途徑。

  然而,現實中,人們無論是在職場、商場、情場還是賽場,往往不加設防,使金錢、名利、榮譽等個人利益,陷入“強盜”或者“綁匪”埋下的羅網裡。是要據理力爭,還是謙虛忍讓?如何做好自衛,既不讓金錢、名利、榮譽或情感遭受損失,又能讓自身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這就需要從牛缺與燕人被害的故事中吸取教訓,切莫讓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重蹈覆轍!因為盲目地效仿和生搬硬套,最終害己害人。一切當從實際出發,因勢而動,智慧地自救,才是有效的辦法。關鍵時刻,必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以示法律的威嚴。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12

  后羿射箭

  典故史出夏朝時代,有一位著名的神箭手叫后羿。他箭術精湛,名揚四海。一日,夏王請他進朝表演箭術,用一尺見方的獸皮製作成靶子,正中畫了直徑為一寸的紅心,任后羿施展才藝。后羿見此,胸有成竹。臨射前,夏王突然宣佈:“射中了,賞你一萬兩黃金;射不中,剝奪你擁有的封地。”后羿聽罷,頓時臉色驟變,呼吸急促。他拉開弓,射出了第一支箭。箭身穿過靶子,但偏離了中心。后羿雙手顫抖,艱難地射出第二支箭。這次,箭羽遠離靶子落在地上。圍觀的人連連發出噓聲。

  夏王問大臣彌仁:“后羿平時射箭不是百發百中的嗎,為什麼今天連射兩箭都脫靶了呢?”大臣答:“后羿因為重金和封地的事有了心理負擔,因此完全失去了常態。”這個典故,讓人們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就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手。”心態決定一切,相同處境,不同態度,迥異結局。心態決定命運,好心態自然能贏得好運來。

  所以,從后羿射箭的故事中,人們應當汲取經驗教訓,無論面對人生的哪種競技,都不要被患得患失的情緒束縛了思想,擾亂了心態,且莫讓異常的心態,影響了潛能的超常發揮。保持平常心態,成功的路上才會一馬平川。

  歷史經典哲理小故事13

  守信篤義

  守信篤義,含有誠信、忠實、俠義之氣。

  某個夜晚,楚莊王大擺宴席,以酬有功將士。宴會上輕歌曼舞,熱鬧非凡。忽然,颳起一陣風,吹滅了宴會上的燈火。頓時,宴會上一片混亂。這時楚莊王的一位愛妾,暗地裡受了一位將士的調戲。愛妾一把摘下那個將士的頭冠,請求楚莊王做主,點燈捉拿那個非禮之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楚莊王非但不發怒,還揚言說:“此刻,宴樂飲酒自不必拘泥婦人之節。”並吩咐諸將士取下頭冠繼續盡興。很快,燈火復燃,將士之中無一人戴頭冠,那位趁機非禮之士躲過一劫。

  幾年後,楚晉交戰,楚軍處於劣勢,危急關頭,一位楚將帶頭衝鋒,勢如破竹,使戰局轉敗為勝。而那個功臣,正是在那次宴會上,楚莊王胸懷大度,不追其咎的將士。

  這種深明大義,是知人善用的秘籍;這種善解人意,人心換人心之舉,藏著大的智慧。守信篤義的典故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都能做到守信篤義,心胸寬廣,換位思考,以人心換人心,那麼每個人的內心,便都是遼闊的大海,便都可海納百川;每個家庭都定會瀰漫著和熙清風,充盈著和睦氣息;每個群體裡也都會是坦坦蕩蕩的君子,肝膽相照,捨生取義。如果能做到守信篤義,人在奮進的征途上,必然所向無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