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道 列表第1頁

雁峰山上酒送子去江東彭禹峰先生朱陵送別家君子詩也直上五丈以其韻見贈奉答 其二

作者:吳銘道
罵坐非因酒,無須怨魏其。何來甫也賤,獨就挺之兒。別憶朱陵後,人今白髮垂。通家重先世,泣涕雁峰詩。

雁峰山上酒送子去江東彭禹峰先生朱陵送別家君子詩也直上五丈以其韻見贈奉答 其一

作者:吳銘道
往事真如夢,心傷大小東。青煙埋戰馬,冷土蝕遺弓。複壁猶藏趙,冰天莫薦洪。年年明月裡,烏子咽吳宮。

登北固山

作者:吳銘道
北固江山圍鐵甕,波濤浩浩兼天送。金焦門戶兩浮杯,閱世如流真一夢。很石之名亦已矣,紫髯桑蓋談微中。北人乘馬南人舟,祇說風帆絕飛鞚。一朝鼓角地底鳴,舟似老牛鞭不動。岸上奔呼殺聲惡,棄仗連營嗔腿重。煙中尚見梅花嶺,血色模糊指螮蝀。雄鎮原

太湖舟中望洞庭諸山

作者:吳銘道
今朝震澤行,動盪玻璃色。四萬八千頃,浮天杳無極。東西洞庭山,縹窈如潑墨。與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冉裡那復返,毛公久滅跡。可憐水犀甲,石蕝化深碧。更聞此山中,幽人無歲歷。老死不出山,何由識兵革。回頭笑句踐,藉手婦人力。一朝良弓藏,解

贈復官

作者:吳銘道
繞樹棲難穩,驚巢甫脫身。可憐三戶楚,都作兩朝入。賣卜門生在,遷居孟母鄰。要離今日冢,欲往瓣香陳。

遊峴山

作者:吳銘道
前年渡漢水,已墮峴山淚。今年登峿臺,獨倚窪樽醉。復此吳興遊,忽動楚澤思。自從有此山,遊飲誰不至。遐哉賢達流,望古僅一二。抱此山水衷,慷慨髮長喟。嗜好既殊俗,悲傷匪無意。遙遙千載人,唾地到吾輩。嶺雲頗欲雪,野梅疏更細。淥水碧搖天,磐

淨慈寺

作者:吳銘道
寺門見南山,入寺復了了。愛此塵外棲,可息塵中擾。煙雲護鐘磬,何以答窈窕。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積繞。落葉不到地,風吹過林杪。前峰臥夕陽,西望若初曉。茲境故清絕,人猶存見少。蒼巖竦高處,倚檻放遠眺。湖光近拍簷,霜冷尚瀰渺。低徊不能去,吾

四月十五夜見點蒼山雲綿互如練與月色相麗數十里不斷光景奇絕

作者:吳銘道
好山既殊絕,復此山月升。月高已到地,舉頭見崚嶒。白雲展素練,如雪還如繒。其氣欲礙月,究竟力不勝。謂山得靜體,清竫無摧崩。謂雲了無物,生滅時相仍。可滅自不滅,靜者動所憑。相忘更相待,璧月懸宵鐙。夜定萬竅寂,所見得未曾。欲發廣長舌,妙

洱海

作者:吳銘道
罷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峽束中淵渾。剗地橫開大理國,挾風釀雪天陰昏。波光渺渺破古鏡,寒濤日齧蒼山根。特留隙地闢城郭,一覽已盡百里寬。四洲三島在何所,稍見數點青鴉翻。長路漫漫繞海角,孤煙一抹銷人魂。朝看帆來暮帆去,風如潮信無移痕。五湖欲

寄兄弟 其二

作者:吳銘道
故山老圃近如何,行菜分瓜夢屢過。烏桕攢紅雲腳補,稻孫抽綠水痕拖。趨庭遙慰承歡好,作客難禁寫恨多。無復市中屠狗輩,容誰築倚漸離歌。

滎澤渡河

作者:吳銘道
廣武山前日欲暮,浩浩黃流絕天注。踐土沙埋積血腥,戰場弔古盤荒戍。陰火青磷夜近人,飢鳶竄鼠啼當路。浪打孤城移上山,確磝已解成皋固。鐙前殘壘漢與楚,百戰重瞳此中誤。

東花園感舊

作者:吳銘道
菜圃初生野菜花,東家門徑誤西家。棲殘老樹啼鴉苦,知是新鴉是舊鴉。

劉景升墓

作者:吳銘道
東朝黨錮竟流離,俊及名高亦可思。莫向呼鷹臺上望,人間何限景升兒。

大慈寺飯

作者:吳銘道
潛流略彴塞枯查,一徑寒空遠更斜。樹底泉聲松子路,煙中人語梵王家。因過竹院思留偈,未到鍾時呼煮茶。細雨霏微山下去,萬針衣罥刺桐花。

至滇池 其二

作者:吳銘道
絕憐生望玉門關,閉斷羈臣老未還。雞馬祭遙供鬼食,西南檄到破神奸。山堆秋爽鴉頭髻,水作江澄雉子斑。細說披猖邛笮事,韜兵久不事黃間。

至滇池 其一

作者:吳銘道
六詔關河萬里程,漢家池水古昆明。段興花繞金稜澗,莊蹻山開玉女城。枸醬蠻王經百戰,海篺漁父話三生。月前雨後東西寺,出水孤光一道橫。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三

作者:吳銘道
二十八年別,公高在急流。吾翁佔損益,晚歲倦遨遊。復此故人子,來同今雨秋。松風溪上宅,話舊且淹留。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二

作者:吳銘道
蠟屐無論兩,杖頭寧計錢。遊經嶽有五,筆斷載逾千。細數東林事,潛傷南渡年。尋常言笑處,忍淚不教傳。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一

作者: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餘柱下史,身是魯靈宮。杞宋文何在,齊樑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點蒼山

作者:吳銘道
點蒼蒼峰十九點,截破青天透天表。雄踞稱尊九州外,眼底猶窺西海小。空中仙人作玉戲,水官騎龍銀色皎。豈無雲篆守蛟螭,望絕瓊樓架縹緲。意態譎詭無一同,萬幅丹青寫奇巧。上有天河向下垂,常見雲中騰怒爪。腳插葉榆數百里,鱗甲如生誇珥抱。點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