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瓊 列表第1頁

贈瀘州萬斐臣茂才

作者:李超瓊
早年曾過茅容宅,雞黍殷勤感留客。通家累世識奇童,握中已見荊山璧。中年燕邸還相遇,才名當代王文度。旗亭到處唱黃河,不羨江東推獨步。緇塵十丈迷長安,焦桐入爨知音難。拂衣歸去不自悔,破裘尚裹青琅玕。餘甘渡頭時獨釣,父老何心問年少。幾朝青

蝲蛄

作者:李超瓊
南人識蟛蜞,不待爾雅熟。勸學吾何能,未敢恣口腹。蝤蛑虎可鬥,䫉

寓言一首讞獄丹徒感事而作

作者:李超瓊
治民不恃法,寬猛施貴當。愛民不在跡,喣嫗禍轉釀。蚩愚亦何知,意溢情易放。可親不可褻,實惠恆相忘。昔聞西鄰叟,容容具雅量。出見同巷兒,果餌必分饟。一朝饋未周,面詬來無妄。又聞東鄰媼,愛子情盎盎。方深舐犢懷,已見食梟狀。優容既養奸,濫

病餘

作者:李超瓊
病餘未損是詩心,鏡裡添多白髮侵。香繞碧簾盤古篆,樹留綠葉護秋陰。年華如水消沈易,時事關懷感慨深。聞道東征軍大潰,驚呼三嘆自愁吟。

正月二十日由楓橋至五{氵眾}涇用東坡是日女王城詩韻

作者:李超瓊
朝來輕棹過齊門,踏遍湖東水上村。春釀餘寒風有力,雪經微雨地無痕。

昨聞

作者:李超瓊
昨聞瓠子動悲歌,楗行淇園正塞河。大澤魚龍爭北徙,中原鴻雁漸南過。通渠六輔兒寬少,平世三公蔡廓多。千萬金錢休太息,卅年填海更如何。

元夕舟抵宜昌

作者:李超瓊
至喜亭邊水勢平,江山開展落帆輕。靈旗暮雨湘累廟,火樹銀花步闡城。客夢祇循魚腹上,灘聲還為虎牙驚。楚天寥落鄉音少,愁對元宵大月明。

巫山縣

作者:李超瓊
小縣千峰底,重闉百仞顛。連橋巖作路,入筧雪成泉。暮靄從江上,春鐙共鬥懸。不聞神女佩,新月正娟娟。

漢口小住旋附輪舶至滬途中雜詩 其二

作者:李超瓊
石鐘聲入舵樓間,湖上諸峰似髻鬟。幾幅晴雲遮不住,一痕新翠是鞋山。

秋感四首

作者:李超瓊
燈前看劍到深宵,熱血渾如子午潮。有報國心曾未效,作歸田想是無聊。遷官不羨邱靈鞠,瀉酒誰箴陸士瑤。問訊黃花原未晚,一尊移對許愁消。

秋懷用東坡韻 其二

作者:李超瓊
昨宵聲喧豗,卷地走飛雨。悽切傍枕鳴,亦有孤蛩語。似訴窮黎心,今夕愁敗堵。茅屋破且頹,遑論滴漏苦。不識濱湖田,誰能捍禾黍。三吳亟水利,宣洩匯黃浦。胡為三日霖,遂使憂百畝。蛩兮爾毋然,會見晴光吐。

秋懷用東坡韻 其一

作者:李超瓊
秋風有寒意,所憂在農時。苦雨日以至,吳棉摧可悲。藤軒積陰黯,溼暈生書帷。老幹若梯磴,靜夜騰鼪狸。可憐雙鵲來,不敢棲虯枝。腐草知多少,為螢爭飛追。微明亟自炫,遑計霜雪期。霜雪豈有擇,無為長嗟諮。木葉倏已脫,松柏彫總遲。

重檢遼友先後來書綜所述近事詩以記之得二十絕

作者:李超瓊
牙山草木誤重圍,膽落諸樑免冑歸。詔下萬方齊感泣,豈知血戰事全非。

漢口小住旋附輪舶至滬途中雜詩 其五

作者:李超瓊
金山風緊塔鈴搖,鐵甕城西未落潮。過客只沽京口酒,不須興廢問南朝。

嘉平十四夜三鼓由通遠堡馳騎行六十里至雪裡站天色始曙馬上口占一絕

作者:李超瓊
銀沙滿路馬蹄乾,貂袖籠鞭夜不寒。邊塞行蹤誰為寫,萬山奇雪月中看。

種竹

作者:李超瓊
官中無物能醫俗,苦憶家園萬竿玉。好將餘力養清材,佳士昂藏慰心曲。衙齋隙地稚桑短,雪後泥融便鋤斸。移根籊籊自東郊,繞宅森森想西蜀。幾朝雷雨起龍孫,定見軒窗溢寒綠。明年何處事難料,今日此君情已屬。直節低徊勵志詩,生機感嘆圖民錄。漫虞剪

雨中偕仁壽姚景唐

作者:李超瓊
遊山最愛山奇特,怪雨盲風阻不得。攀躋盡處見神工,截斷飛崖未傾仄。兩崖石筍爭參天,鐵絙百丈相鉤連。西壁巉巉路懸絕,危險更指東峰巔。何年峰頭有茅屋,馴虎晝眠當戶伏。洞中空說藏神仙,笮橋終古無人蹴。今來山雨嗚蕭蕭,眺久目眩魂為搖。回看腳

登寢浦寺樓用東坡橫翠閣詩韻

作者:李超瓊
西堤三三橫,東堤兩兩縱。層樓踞堤上,覽盡湖天容。湖天莽青蒼,空闊疑無物。惟有白楊花,飛飛撲人額。人生百年安可期,此湖往事誠堪悲。城郭人民一朝盡,過之使我攢雙眉。綠波空自年年好,佛像也如人易老。桑田滄海不須哀,寧知水底非樓臺。鐘聲若

送華陽王綬荃大令回山左並寄榮成孫佩南山長

作者:李超瓊
錦官城東故人面,別十四年不相見。南風六月吹吳船,一笑連宵共清宴。燈前注視鬚眉蒼,頗怪容顏都改變。浮沉僚底等飄零,豪氣未除時隱現。憶昔逢君正少年,碧雞坊前春服炫。草綠千門任醉遊,槐黃幾度追文戰。矮屋功名得意難,掉頭那惜飛勞燕。我從京

營口別黃縣孫筱藩弟

作者:李超瓊
故人三十不得志,橐筆邊城掌書記。行蹤落落嗟窮途,文章浩浩多奇氣。舊家黃腄東海堧,古來往往見神仙。秦皇漢武去不返,蓬萊寂寞三千年。樓臺蜃氣空無有,門前但見飆輪走。深心願借張良籌,頗信折箠真在手。早年師事青田劉,相從徒步窮荒陬。兵符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