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誨 列表第2頁

題大鑒像

作者:王弘誨
蔥嶺傳衣振缽龍,一花五葉衍南宗。慈帆不盡空中相,覺海誰圖鏡裡容。

黃樓

作者:王弘誨
澶澗無復昔年流,厭勝城東事已休。惟有寓公留勝蹟,至今煙景尚黃樓。

泰山雜詠 其一 日觀峰

作者:王弘誨
五夜峰前曙色浮,曈曈先出海東頭。擬將赤手扶羲馭,早向人間照九州。

嶺南三名相 其一 張文獻

作者:王弘誨
庾嶺開門拜始興,開元風度至今稱。東南一自公爰立,伊呂千秋幾嗣登。

送袁上舍歸嶺南 其四

作者:王弘誨
十載紅塵識面初,謝家玉樹更誰如。春來夢後池塘句,俱屬風前塞雁書。

送袁上舍歸嶺南 其一

作者:王弘誨
遠道離離芳草鋪,萬家春色滿皇都。誰將明月移歸棹,一片鄉心落五湖。

懶融祖師堂二首 其二

作者:王弘誨
一春阮籍似猖狂,放跡空門學隱牆。不盡西來傳度意,箇中疏懶味先嚐。

止止庵拜白真人像

作者:王弘誨
瓊琯千秋有至人,朝元來此會群真。堂開止止標玄訣,凡質何緣景後塵。

五老觀梅圖為溫陵林和之題 其二

作者:王弘誨
大庾關門折贈時,東皇訊息透寒枝。簪花紫帽知多少,野老無忘此日期。

泰山雜詠 其五 丈人峰

作者:王弘誨
高標孑立向天門,氣象巖巖仰止存。五嶽曾聞岱宗長,諸峰應是丈人孫。

泰山雜詠 其四 桃花峪

作者:王弘誨
流水晴懸碧澗霓,桃花春似武陵溪。東方自擬隨王母,縱少漁郎路不迷。

惠山泉 其三

作者:王弘誨
人云中冷泉,味在此山中。不知天一初,誰與定銖兩。

惠山泉 其二

作者:王弘誨
處處品泉流,爭名不相下。豈無幽澗中,清恐人知者。

梅花帳

作者:王弘誨
清齋借榻眠,素幌生寒色。忽驚大庾來,夢斷梅花雪。

黃龍潭

作者:王弘誨
廬山澗底泉,處處鳴寒玉。惟有黃龍潭,龍興沛膏澤。

五指參天峰和丘文莊公韻 其一

作者:王弘誨
地盡南溟氣復連,五峰如指勢擎天。浴光應捧咸池日,染翠疑探太乙煙。瑤島露分仙掌湛,寶輪花傍佛支懸。寰中諸嶽紛羅立,誰向鴻濛握化原。

陽江環翠堂中留題四首 其四

作者:王弘誨
庭前松竹翠交加,隱几悠然草白麻。九轉未能論出世,只憑虛室寄煙霞。

陽江環翠堂中留題四首 其三

作者:王弘誨
兀坐幽窗俗慮無,炎天過雨鶴聲孤。開簾雲水鼉峰度,徙倚閒情問釣徒。

陽江環翠堂中留題四首 其一

作者:王弘誨
新築高齋傍翠林,開簾靜對碧雲岑。圖書四壁春無價,一寄金門吏隱心。

墨池清興卷為瓊山少府宋任宇題 其二

作者:王弘誨
彩毫揮就仲卿家,文藻翩翩漢吏誇。鐵鎖銀鉤應解道,夢中曾否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