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誨 列表第3頁

曲江拜張文獻祠

作者:王弘誨
風度祠前仰止存,曾於金鑑讀遺文。東南一自開爰立,伊呂千秋幾嗣芬。海燕長辭秦嶺駕,中牢空吊越山魂。祇今大庾梅花發,終古行人頌大勳。

送司空陳公之金陵 其一

作者:王弘誨
臺階曳履荷恩殊,八座班聯上大夫。星佩暫違楓殿直,雲帆新向秣陵趨。虞廷底績推神禹,周室開基重鎬都。聖主即今虛席待,老臣何以贊皇圖。

五指參天峰和丘文莊公韻 其二

作者:王弘誨
一柱波心五嶽連,高標削翠界南天。誰將赤手排滄海,直上丹霄拾紫煙。鉤弋曉穿雲錦出,神符宵握鬥樞懸。最憐建水揮文筆,卓立乾坤判道原。

賀邑侯陳元周生子

作者:王弘誨
太丘有子世稱難,玉種瓊田出定安。花縣一枝郤氏桂,棠陰千里謝家蘭。想應弓冶傳經笥,聊與銅符試晬盤。秋色平分彌誕近,掌珠明月許同看。

王南輿將軍林塘宴集同興軒

作者:王弘誨
韋曲新開載酒堂,招邀並掛薜蘿裳。花間宴坐紅妝媚,苑外笙歌白紵涼。穿竹可能同蔣徑,觀魚還擬對濠梁。醉來明月當筵滿,歡賞惟應歸路忘。

庚子自南禮乞歸再會鄉同年於珠江舟次

作者:王弘誨
群仙再聚五羊城,紫氣關門傍鬥橫。履道九人稱盛會,洛陽一社盡耆英。波恬海印鷗機息,月照鬆關鶴夢清。四十年來霄漢侶,幾人重結歲寒盟。

和葉台山少宗伯贈別用韻

作者:王弘誨
歌罷驪駒日已西,白門回首意含悽。尊前明月孤鴻暮,雪裡梅花萬樹低。滄海波恬鷗鷺穩,碧梧春老鳳凰棲。還丹總就君休問,祇待功成錫命圭。

入賀萬壽聖節 其二

作者:王弘誨
十載金門憶九重,歸來再聽紫宸鍾。憂時轉覺丹心苦,致主堪憐白髮慵。紅日天邊栽芍藥,秋風江上任芙蓉。梅花紙帳扁舟夢,半入羅浮四百峰。

讀海忠介公平黎草因為轉上當道

作者:王弘誨
九死批鱗歷險艱,一生砥柱障回瀾。孤忠耿耿雲霄上,正氣堂堂宇宙間。南海青天名尚在,中臺冰月望猶寒。茂林當日求遺草,黎議誰從策治安。

嶽武穆祠

作者:王弘誨
霞嶺荒丘久寂寥,朱仙遺恨尚難消。藏虧總為金牌誤,賜劍空憐玉輦遙。古廟鬆杉標異代,舊宮禾黍暗前朝。忠魂盡作南枝樹,風雨年年想後凋。

登明昌塔

作者:王弘誨
春深乘興此登臺,奇甸風煙四望回。五指雲山皆北向,七星芒曜自東來。天邊渺渺龍樓迥,海上冥冥蜃閣開。千載明昌逢泰運,佇看南極會中臺。

登岱 其一

作者:王弘誨
石磴丹梯入紫宮,寰中五嶽最稱雄。登封七十傳前古,浩劫三千接閬空。鬆老尚含秦代雨,桃深疑有晉人風。尋幽直到蓬萊頂,勝覽乾坤興未窮。

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 其三

作者:王弘誨
浴日滄波奠巨鰲,亭亭華表出林皋。摩空日月金輪轉,分界河山銅柱高。萬劫虛空摽色相,九天雲物寄風騷。好邀緱嶺登仙子,蓮葉舟輕帶醉操。

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 其二

作者:王弘誨
寶塔深居上帝尊,建江王氣俯中原。紫氣繚繞千峰合,翠石崚嶒萬壑奔。側聽金雞催日御,平看彩筆插天門。三山似擁神仙宅,五指標奇荷帝恩。

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 其一

作者:王弘誨
清溪寒色映芙蓉,法界蒼茫瑞靄濃。北去層巒回玉幾,西來積翠聳金峰。氣鍾瓊莞三千里,秀出秦關百二重。從此遐荒開泰運,滿江風雨化魚龍。

遊陵水舊城經廖尚書故里留題貽其家子姓諸文學

作者:王弘誨
秋風懷古舊城邊,一望川原思渺然。綠野堂煙空宿燕,天津橋廢不聞鵑。尚書故里寒雲外,喬木人家夕照前。滄海獨餘東逝水,蔥蘢佳氣自年年。

送鄭尉入覲

作者:王弘誨
客旆風高拂曙煙,送君京洛愴離筵。孤槎瓊海三山路,細雨金飆八月天。琴座春深鳧舄近,劍江秋到雁書便。明時得祿休嗟薄,雅志如君況壯年。

尚書考滿蒙恩賦歸三世俱拜二品誥命焚黃先壟感而有述

作者:王弘誨
世家清白守遺經,鄉里人傳積善名。豈謂一生艱薄祿,忽看三代位春卿。制詞褒處雲霞爛,延賞頒時雨露滎。夙夜君恩何以報,鬆楸焚草淚沾纓。

茅中峨覲畢之建寧二守任

作者:王弘誨
覲歸銜命下滄洲,佐郡閩南最上流。龍劍可能延渚合,熊幡應為幔亭留。黃堂畫諾賡新詠,滄海華封感舊遊。從此相望天萬里,思君多在碧雲樓。

贈鄧總戎鎮貴陽

作者:王弘誨
開府英聲動要荒,寧邊曾伏粵南王。旌旗半掩盤江日,組練遙飛桂嶺霜。八載勳高班定遠,二碑名紀杜當陽。功成露布報天子,封拜何時下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