浹辰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ㄚ ㄔㄣˊ

拼音 jiā chén

基本釋義

⒈  古代以干支紀日,稱自子至亥一週十二日為“浹辰”。

國語辭典修訂本

浹辰「ㄐ一ㄚ ㄔㄣˊ」

⒈  古代以干支紀日,稱自子至亥十二日為「浹辰」。所以借指十二天。

《左傳·成公九年》:「浹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
《聊齋志異·卷三·連瑣》:「醫師投藥,下惡物如泥,浹辰而愈。」

引證解釋

⒈  古代以干支紀日,稱自子至亥一週十二日為“浹辰”。

《左傳·成公九年》:“浹辰之間,而 楚 克其三都。”
杜預 注:“浹辰,十二日也。”
三國 魏 曹植 《武帝誄》:“欃槍北掃,舉不浹辰。 紹 遂奔北, 河 朔是賓。”
宋 邵雍 《和商守宋郎中早梅》:“山南也似 嶺 南溫,臘月梅開已浹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毉師投藥,下惡物如泥,浹辰而愈。”
章炳麟 《瑞安孫先生傷辭》:“嗚呼!不浹辰乎,先生遂捐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