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不鳴條的意思

注音 ㄈㄥ ㄅㄨˋ ㄇ一ㄥˊ ㄊ一ㄠˊ

拼音 fēng bù míng tiá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古人認為是賢者在位,天下大治時出現的一種自然景象。漢桓寬《鹽鐵論·水旱》:“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漢王充《論衡·是應》:“儒者論太平瑞應,皆言氣物卓異……關樑不閉,道無虜掠,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後因以“風不鳴條”比喻社會安定,世事太平。

國語辭典修訂本

風不鳴條「ㄈㄥ ㄅㄨˋ ㄇ一ㄥˊ ㄊ一ㄠˊ」

⒈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音,古人以此象徵賢者在位,天下大治。後比喻社會安定,世事太平。

漢·桓寬《鹽鐵論·水旱》:「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乎,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
漢·王充《論衡·是應》:「關樑不閉,道無虜掠,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引證解釋

⒈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古人認為是賢者在位,天下大治時出現的一種自然景象。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周公 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儒者論太平瑞應,皆言氣物卓異……關樑不閉,道無虜掠,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後因以“風不鳴條”比喻社會安定,世事太平。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文王 以 太公 為 灌壇 令,朞年,風不鳴條。”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捲上:“天道茫茫,豈常人所能測哉!休嘉之世,風不鳴條,吾不禁拭目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