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的意思

注音 一 ㄐ一ㄢˋ

拼音 yī jiàn

基本釋義

⒈  一支箭。指一箭所能達到的距離。謂相距甚近。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一箭「一 ㄐ一ㄢˋ」

⒈  一支箭。

唐·杜甫〈哀江頭〉詩:「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五代史平話·周史·捲上》:「那裴約一直趕來,被郭威勒回馬射了一箭,裴約中箭墜馬而死。」

⒉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遠的路程、距離。也作「一射」、「一射地」。

《五代史平話·周史·捲上》:「兩處陣圓,一箭炮石打不到處,一員將軍出陣,卻是張元徽。」
《文明小史·第七回》:「原來這孔君明住的地方,只離黃家一箭之遠,出得巷口,只有一個轉彎便到。」

引證解釋

⒈  一支箭。

北周 庾信 《燕歌行》:“願得 魯連 飛一箭,持寄思歸 燕 將書。”
唐 杜甫 《哀江頭》詩:“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⒉  指一箭所能達到的距離。謂相距甚近。

《品花寶鑑》第三二回:“我家與 烏 家相隔不到一箭遠,在一條衚衕裡。”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行了一箭多路,猛然又想起方才那個客人,就是我在 元和 船上看見他扮官做賊,後來繼之説他居然是官的人。”
袁鷹 《悲歡·不滅的詩魂》:“北京 市委的辦公樓同報社的辦公樓不過一箭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