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ㄕㄚ

拼音 bù shā

基本釋義

⒈  不斷其命。

⒉  不盡。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殺「ㄅㄨˋ ㄕㄚ」

⒈  不盡、不減。

《文選·揚雄·長楊賦》:「士有不談王道者,則樵夫笑之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
《醉醒石·第三回》:「湯家父母聽得這話,喜歡不殺道:『如此聽憑馮親家那邊,擇個日子便了。』」

引證解釋

⒈  不斷其命。

《穀樑傳·僖公九年》:“葵丘 之會,陳牲而不殺。”
楊士勳 疏:“雖盟而不歃血謂之不殺。”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武,則雷厲風行。”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七:“‘不殺窮人不富’,是他的主意,他的手沾滿了佃戶 勞金 的紅血。”

⒉  不盡。

《醉醒石》第三回:“湯家 父母聽得這話,喜歡不殺道:‘如此聽憑 馮親家 那邊,擇個日子便了。’”

⒊  不減;不衰。

《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春秋》辭繁而不殺者,正也。”
何休 注:“殺,省也。”
《文選·揚雄<長楊賦>》:“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
李善 注引 鄭玄 《周禮》注:“殺,減也。”
晉 張華 《女史箴》:“法含弘而不殺,物無盛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