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逮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ㄉㄞˇ

拼音 bù dǎi

基本釋義

⒈  不足之處;過錯。比不上;不及。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逮「ㄅㄨˋ ㄉㄞˇ」

⒈  不及。

《文選·宋玉·高唐賦》:「思萬方,憂國害,開賢聖,輔不逮。」
《文選·張衡·西京賦》:「翔鶤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

⒉  引申為不可計量。

《楚辭·屈原·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⒊  不落後。比喻非常快速。

《文選·曹植·七啟》:「縱輕體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

引證解釋

⒈  不足之處;過錯。

《書·冏命》:“懋乃後德,交修不逮。”
孔 傳:“勉汝君為德,更代修進其所不及。”
《漢書·文帝紀》:“詔曰……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
顏師古 注:“不逮者,意慮所不及。”
唐 韓愈 《進順宗實錄表狀》:“史官 沉傳師 等採事得於傳聞,詮次不精,致有差錯。聖明所鑑,毫髮無遺,恕臣不逮,重令刊正,今並添改訖。”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萃全國學者之能,日稽考於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陳出新,開世人無限之靈機。”

⒉  比不上;不及。

《書·周官》:“今予小子,祇勤於德,夙夜不逮。”
孔 傳:“雖夙夜匪懈,不能及古人。”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由此觀之,彼固不逮下愚。”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而況所在將吏,罷軟凡庸,較之古人,萬萬不逮。”
臧克家 《京華練筆三十年》:“我自覺力有不逮,但勉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