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士的意思

注音 ㄕˋ ㄕˋ

拼音 shì shì

基本釋義

⒈  當世之士;文士。

⒉  世俗之士。

引證解釋

⒈  當世之士;文士。

《屍子》捲上:“身者,璽也。舍而不治,則知行腐蠹。使賢者教子以為世士,則天下諸侯莫敢不敬。”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世士相激,文書傳稱之,莫謂不然。”
宋 曾鞏 《上蔡學士書》:“噫!自 漢 降戾後,世士之盛,未有若 唐 也。”

⒉  世俗之士。

《孔叢子·陳士義》:“夫君子之交於世士,亦取其一節而已。”
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用之於《詩》、《書》,是有 顏 閔 之志也。”
宋 沉作喆 《<寓簡>序》:“莊周 氏疾夫世士之沉濁不可與 莊 語也,則託意於荒唐謬悠之説以翫世滑稽。”
明 劉基 《招隱》詩之四:“世語我不接,世士我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