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鸞的意思

注音 ㄔㄥˊ ㄌㄨㄢˊ

拼音 chéng luán

基本釋義

⒈  傳說春秋時秦有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慕之,穆公遂以女妻之。史教玉學簫作鳳鳴聲,後鳳凰飛止其家,穆公為作鳳台。一日,夫婦俱乘鳳凰昇天而去。見漢劉向《列仙傳》。鸞鳳統類,後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⒉  比喻求得佳偶。

⒊  猶言仙逝。死的婉詞。

引證解釋

⒈  傳說 春秋 時 秦 有 蕭史 善吹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學簫作鳳鳴聲,後鳳凰飛止其家, 穆公 為作鳳台。一日,夫婦俱乘鳳凰昇天而去。見 漢 劉向 《列仙傳》。鸞鳳統類,後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後魏驃騎將軍荊州刺史賀拔夫人元氏墓誌銘》:“既異乘鸞,翻然永去;雖非舞鶴,即掩泉門。”
唐 李群玉 《玉真觀》詩:“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葉冠。”
《西遊記》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鶴赴 瀛洲。”

⒉  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還問取雨香雲艷,燕語鶯啼,好遂吹簫願,喜嬴臺乘鸞風便。”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烏紗後,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⒊  猶言仙逝。死的婉詞。

宋 曾鞏 《鄖口》詩:“風光滿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獨騰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