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的意思

注音 ㄨˇ ㄒ一ㄥˋ

拼音 wǔ xìng

基本釋義

⒈  舊時術士按宮、商、角、徵、羽將姓氏加以分類,稱為“五姓”。指樑、唐、晉、漢、週五代。猶言百姓。

引證解釋

⒈  舊時術士按宮、商、角、徵、羽將姓氏加以分類,稱為“五姓”。

《論衡·詰術》:“水勝火,火賊金,五行之氣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門有宜嚮。嚮得其宜,富貴吉昌。”
《舊唐書·呂才傳》:“至於近代師巫,更加五姓之説。言五姓者,謂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為法……又檢《春秋》,以 陳 衛 及 秦 並同水姓, 齊 鄭 及 宋 皆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繫所屬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角、徵,共相管攝。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
《金史·海陵紀》:“有司圖上 燕 城宮室制度,營建陰陽五姓所宜。”

⒉  指 樑、唐、晉、漢、周 五代。

《新唐書·逆臣傳下贊》:“天將去 唐,諸盜並出,歷五姓,兵未嘗少解,至 宋 然後天下復安。”
《宋史·儀衛志二》:“國朝承五姓荒殘之弊,事從簡略。”

⒊  猶言百姓。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三折:“你引誘嫦娥,輒入五姓之家,纏攪良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