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伯的意思

注音 ㄨˇ ㄅㄛˊ

拼音 wǔ bó

基本釋義

⒈  伍長。

國語辭典修訂本

伍伯「ㄨˇ ㄅㄛˊ」

⒈  職官名:(1)​古代軍隊以五人為伍,一伍之長稱為「伍伯」。也稱為「五百」、「伍長」。(2)​戶籍以五戶為伍,負責管理一伍的人稱為「伍伯」。也稱為「五百」、「伍長」。(3)​地方官府差役兵卒。唐·韓愈〈寄盧仝〉詩:「立召賊曹呼伍伯,盡取鼠輩屍諸市。」也稱為「五百」。

《續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大車,伍伯璅弩十二人,闢車四人,從車四乘。」

⒉  春秋時代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位霸主。漢·王充也作「五霸」、「五伯」 。

《論衡·自紀》:「堯舜之典,伍伯不肯觀,孔墨之籍,季孟不肯讀。」

引證解釋

⒈  伍長。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伍伯,一伍之伯。五人曰伍,五長為伯,故稱伍伯。”

⒉  亦作“伍百”。役卒。多為輿衛前導或執杖行刑。參閱《宋書·百官志下》、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嶽談上》。

《後漢書·輿服志上》:“大車,伍伯璅弩十二人。”
唐 韓愈 《寄盧仝》詩:“立召賊曹呼伍伯,盡取鼠輩屍諸市。”
伯,一本作“百”。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四:“呼伍伯輩,令二人持此木偶,擲之江中。”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公急命伍伯批頰曰:‘爾欲汙問官耶!’”
程恩澤 《索炬嘆》詩:“忽聞伍伯詬且怒,踏破柴門索蕉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