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的意思

注音 ㄅㄛˊ ㄌㄜˋ

拼音 bó lè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相傳春秋時秦國人,名孫陽以善相馬著稱。現在引申為善於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伯樂”不但指個人,還可以用於集體。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唐·韓愈《雜說》

Bole,the horse connoiseur;

國語辭典簡編本

伯樂「ㄅㄛˊ ㄌㄜˋ」

指周代善於相馬的人孫伯樂。後用來比喻善於發掘人才的人。

造句好人才還是得靠伯樂來發掘,才不會被埋沒。

國語辭典修訂本

伯樂「ㄅㄛˊ ㄌㄜˋ」

⒈  人名。周代善於相馬的人,其名傳說紛紜,或為王良、孫陽。

《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
唐·韓愈〈雜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⒉  星名。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秦穆公 時人,姓 孫,名 陽,以善相馬著稱。他認為一般的良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絕倫的千里馬,則必須“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列子·說符》。

《莊子·馬蹄》:“及至 伯樂,曰:‘我善治馬。’”
陸德明 釋文:“伯樂,姓 孫,名 陽,善馭馬。”
《呂氏春秋·觀表》:“古之善相馬者……若 趙 之 王良,秦 之 伯樂 九方堙,尤盡其妙矣。”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之一:“臣聞騏驥長鳴, 伯樂 昭其能。”

⒉  喻指有眼力,善於發現、選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唐 韓愈 《雜說》:“世有 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 不常有。”
清 納蘭性德 《長安行贈葉訒庵庶子》:“世無 伯樂 誰相識,驊騮日暮空長嘶。”
孫犁 《秀露集·關於編輯和投稿》:“有時是編輯一眼看高,一眼看低,這叫沒遇見 伯樂。”

⒊  星宿名。

《莊子·馬蹄》:“及至 伯樂”
陸德明 釋文引《石氏星經》:“伯樂,天星名,主典天馬。 孫陽 善馭,故以為名。”
《晉書·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