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ㄡ ㄒ一ㄥˊ

拼音 xiū xíng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修養德行。

self-cultivation;

⒉  出家學佛或學道;行善積德。

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


英文 religious practice (Buddhism)​

德語 sich dem Buddhismus oder Taoismus verschreiben und völlig nach dessen Doktrinen leben

法語 pratiquer le bouddhisme ou le taoïsme

國語辭典修訂本

修行「ㄒ一ㄡ ㄒ一ㄥˊ」

⒈  修習實踐。

《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嚴彭祖傳》:「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

⒉  學佛、學道。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因為丈夫死了,覺得自己是個未亡人,沒得什麼意興,拿了個修行念頭。」

引證解釋

⒈  修養德行。

《莊子·大宗師》:“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
成玄英 疏:“彼二人情事難識,修己德行,無有禮儀,而忘外形骸。”
《韓非子·問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又有 臧逢世,臧嚴 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⒉  美好的品行。

《呂氏春秋·贊能》:“叔敖 遊於 郢 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
漢 劉向 《說苑·善說》:“願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為吏。”

⒊  泛指操行。

《東觀漢記·第五倫傳》:“第五倫 、字 伯魚,京兆 長陵 人,修行清白。”

⒋  遵行。

《史記·殷本紀》:“封 紂 子 武庚祿父,以續 殷 祀,令修行 盤庚 之政。”
《後漢書·列女傳·鮑宣妻》:“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

⒌  出家學佛或學道。

《晉書·藝術傳·鳩摩羅什》:“為性率達,不拘小檢,修行者頗共疑之。”
唐 王建 《贈太清盧道士》詩:“修行近日形如鶴,導引多時骨似綿。”
《西遊記》第六回:“你不在 南海 修行,卻來此見我做甚?”
茅盾 《陀螺》:“什麼戀愛,她是勘破了的。她說,將來進尼姑庵修行。”

⒍  行善積德。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我們公門裡好修行,所以通個信給他,早為料理。”
清 李漁 《奈何天·焚券》:“凡在佃戶債戶身上,都要施些小恩,存些厚道,一來替主人積德,二來當自己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