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危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ㄥ ㄨㄟ

拼音 qīng wēi

基本釋義

⒈  狡詐。

⒉  指險詐的人。

⒊  傾覆;傾側危險。

⒋  傾斜欲倒。

國語辭典修訂本

傾危「ㄑ一ㄥ ㄨㄟ」

⒈  險詐。

《史記·卷七十·張儀傳·太史公曰》:「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⒉  傾斜欲倒。

如:「火災現場,斷垣傾危,滿目瘡痍。」

⒊  國勢不安,有滅亡的危險。

《周書·卷十五·於謹傳》:「昔帝室傾危,人圖問鼎。」
《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孤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也。」

引證解釋

⒈  狡詐。

《史記·張儀列傳贊》:“夫 張儀 之行事甚於 蘇秦 ……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明史·徐有貞傳》:“此議南遷 徐珵 邪?為人傾危,將壞諸生心術。”
清 劉大櫆 《書<戰國策>後》:“下逮七國,詐謀劇而傾危之士起。”

⒉  指險詐的人。

唐 杜甫 《石筍行》:“政化錯迕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

⒊  傾覆;傾側危險。

漢 賈誼 《新書·過秦下》:“借使 秦王 論上世之事,並 殷 周 之跡,以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
《周書·於謹傳》:“昔帝室傾危,人圖問鼎。”
清 方苞 《跋石齋黃公手札》:“莊烈愍帝 嗣位於國勢傾危之日。”
鄭振鐸 《取火者的逮捕》:“一個嚴重的神國傾危的預警,突現於他的心上。”

⒋  傾斜欲倒。

宋 李澄叟 《畫山水訣》:“山高峻無使傾危,水深遠勿教窮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