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邈的意思

注音 ㄋ一ㄥˊ ㄇ一ㄠˇ

拼音 níng miǎo

基本釋義

⒈  深遠。

⒉  指渺茫不著邊際。

引證解釋

⒈  深遠。

《梁書·元帝紀》:“日者,百司嶽牧,祈仰宸鑑。錫珪之功,既歸有道,當璧之禮,允屬聖明;而優詔謙沖,窅然凝邈。飛龍可躋,而《乾》爻在四;帝閽雲叫,而閶闔未開。”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序》:“公卿庶尹,遐邇牧嶽,僉以天平地成,千載之嘉會;登封降禪,百王之盛典。宜其金泥玉檢,展禮介丘;飛聲騰實,常為稱首。天子為而不恃,成而不居,衝旨凝邈,固辭弗許。”

⒉  指渺茫不著邊際。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多歧空擾擾,幽室竟倀倀。凝邈為時範,虛空作士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