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官的意思

注音 ㄒㄨㄣ ㄍㄨㄢ

拼音 xūn guān

基本釋義

⒈  授給有功官員的一種榮譽稱號,沒有實職。北周時本以獎勵有功的戰士,後漸及朝官。隋置上柱國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別稱為勳官。定用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從七品。明又分為文勳十一階、武勳十二階,至清而廢。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一》、《續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國語辭典修訂本

勳官「ㄒㄨㄣ ㄍㄨㄢ」

⒈  舊時授與有功者的虛銜,沒有實際職務。起於南北朝,初名散官,至唐始稱為「勳官」。歷代沿襲,至清廢除。

引證解釋

⒈  授給有功官員的一種榮譽稱號,沒有實職。 北周 時本以獎勵有功的戰士,後漸及朝官。 隋 置上柱國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 唐 始別稱為勳官。定用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從七品。 明 又分為文勳十一階、武勳十二階,至 清 而廢。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一》、《續文獻通考·職官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