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過的意思

注音 ㄎㄡˇ ㄍㄨㄛˋ

拼音 kǒu guò

基本釋義

⒈  由失言造成的過錯。

stumble;

國語辭典修訂本

口過「ㄎㄡˇ ㄍㄨㄛˋ」

⒈  言語上的過失。

《孝經·卿大夫章》:「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口過痛癢的事,為什麼要定這樣重的罪呢?」

⒉  爭吵。

清·李漁《比目魚·第一七出》:「小婦人的女兒投水是實,原為母子之間有幾句口過,所以自尋短計。」

⒊  從口中發出的難聞氣味。唐·孟棨也作「口氣」、「口臭」。

《本事詩·怨憤》:「則天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蓋以之問患齒疾,口常臭故也。」

引證解釋

⒈  言語的過失;失言。

《孝經·卿大夫》:“言滿天下無口過。”
唐 白居易 《有唐善人墓碑》:“﹝ 李建 ﹞好議論,而無口過。”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此兒多口過,不謫治,怕敗壞了天地間事。”
《天雨花》第二九回:“不過年輕多口過,那曾投毒有真情。”

⒉  指爭吵的話。

⒊  口臭。

唐 孟棨 《本事詩·怨憤》:“﹝ 武則天 ﹞謂 崔融 曰:‘吾非不知 之問 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蓋以 之問 患齒疾,口常臭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