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館的意思

注音 ㄕˇ ㄍㄨㄢˇ

拼音 shǐ guǎn

基本釋義

⒈  舊時主持編纂國史的機構。

餘在史館,聞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historiographers’ institute;

國語辭典修訂本

史館「ㄕˇ ㄍㄨㄢˇ」

⒈  負責編修史書的機構。

《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史館,修撰四人,掌修國史。」
《金瓶梅·第四九回》:「不想被曹禾論劾,將學生敝同年一十四人之在史館著,一時皆黜授外職。」

引證解釋

⒈  官修史書的官署名。 北齊 時設立, 唐太宗 時始由宰相兼領,以後沿為定製。

唐 韓愈 《獨孤府君墓誌銘》:“二年,兼職史館。”
《宋史·神宗紀三》:“﹝ 元豐 四年﹞詔 曾鞏 充史館修撰,專典史事。”
清 魏源 《<聖武記>敘》:“京師,掌故海也,得借觀史館祕閣官書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故老傳説。”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不但文字質樸難識,有上古淳厚之風,而且立言也很得體,可以宣付史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