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口的意思

注音 ㄏㄜˊ ㄎㄡˇ

拼音 hé kǒu

基本釋義

⒈  適口;可口。交會處。異口同聲;齊聲。瘡口或傷口癒合。即合口呼。口角,吵嘴。

國語辭典修訂本

合口「ㄏㄜˊ ㄎㄡˇ」

⒈  可口、適合口味。

《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於比耳。」

⒉  齊聲、同聲。

《英烈傳·第二回》:「這些人便合口說道:『敢不從命!』」

⒊  會合處、交會處。

《周書·卷一·文帝紀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樑御率步騎五千鎮河、渭合口,為圖河東之計。」

⒋  吵嘴、鬥嘴。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〇出》:「你如今與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還心願,也免在家閒爭合口。」
《水滸傳·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

⒌  合口呼的簡稱。參見「合口呼」條。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蜀人訛登字,則一韻皆合口。」

⒍  傷口結痂癒合。

如:「這傷口還未合口,不能亂動。」

引證解釋

⒈  適口;可口。

《漢書·揚雄傳下》:“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於比耳。”

⒉  交會處。

《周書·文帝紀上》:“太祖 乃遣大都督 樑御 率步騎五千鎮 河 渭 合口,為圖 河東 之計。”

⒊  口角,吵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思量定不必閒合口,且看當日把子母每曾救。”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喒兩個合口唱叫,[唱]你中間裡圖甚麼?”
《水滸傳》第七回:“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

⒋  異口同聲;齊聲。

《英烈傳》第二回:“這些人便合口説道:‘敢不從命。’”
《後西遊記》第四十回:“天子點頭讚美,大眾合口稱揚。”

⒌  瘡口或傷口癒合。

田漢 《回春之曲》第二幕:“啊呀,這兒還沒有合口,不能動,再動就不能好了。”

⒍  即合口呼。參見“合口呼”。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蜀 人訛‘登’字,則一韻皆合口, 吳 人訛‘魚’字,則一韻皆開口。”
清 潘耒 《類音·<聲音元本論>下》:“在牙顎則為開口,歷舌端則為齊齒,蓄於頤中則為合口,聚於脣端則為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