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理的意思

注音 ㄏㄜˊ ㄌ一ˇ

拼音 hé lǐ

基本釋義

⒈  中和之道。

⒉  謂處事和洽而得當。

引證解釋

⒈  中和之道。

《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
成玄英 疏:“知之與恬交相養也,斯則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章炳麟 《論式》:“﹝ 魏 晉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以為百世師矣。”

⒉  謂處事和洽而得當。

《禮記·昏義》:“婦順備而後內和理,內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
馬睎孟 曰:“和則有理,理則有義。”
《南史·劉孺傳》:“﹝ 孺 ﹞出為 晉陵 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