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意思

注音 ㄊㄤˊ ㄙㄢ ㄘㄞˇ

拼音 táng sān cǎi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中國傳統的多彩釉陶器工藝。盛行於唐代。先用白色黏土塑成泥胎,然後塗以綠、白、黃等釉色,再放入窯中燒製而成。

德語 Tang (S)​

法語 Sancai

國語辭典修訂本

唐三彩「ㄊㄤˊ ㄙㄢ ㄘㄞˇ」

⒈  一種唐代彩色的釉陶。多為貴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為代表。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另加上褐、藍、黑及少量茄紫色。胎體先素燒,再多次上釉,於窯中低溫烘烤,釉藥流動互滲,產生豐富多彩的色澤變化。顏色豔麗,簡潔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貴族的豪華作風相符。盛行於初唐至開元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漸衰。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陶器和陶俑上的釉色,亦指有這種釉色的陶製品。所謂“三彩”,並不只限於三種色彩。除了白色(一般微帶黃色)之外,還有淺黃、赭黃、淺綠、深綠、藍色,也有少量茄紫色的。三彩釉的器物,多仿金屬器,有些用作冥器。盛行於初 唐 以後, 遼 代仍流行,以後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