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ㄕㄤ

拼音 shāng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商「ㄕㄤ」

1.做生意的人。

造句、米

2.生意事業。

造句、習

3.討論、估計。

造句洽、酌、

4.古時五音之一。音調清勁而淒愴。與「宮」、「角」、「徵」、「羽」合稱五音。

5.朝代名。約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ㄅㄛˋ)(今河南省丘縣),經多次遷移後,至盤庚時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傳至紂時被周武王所滅。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6.某數以他數除之所得的數值。

造句 6除以 3的為2。

7.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ㄕㄤ

拼音 shāng


[名]
1.做生意的人。如:「布商」、「米商」。漢.王充《論衡.偶會》:「富家之商,必奪貧室之財。」

2.做生意的事業。如:「經商」、「習商」。

3.五音之一。音調清勁而淒愴。如:「宮、商、角、徵、羽。」

4.朝代名。參見「商朝」條。

5.算術中某數以他數除之,所得的值稱為「商」。如:「六除以三的商為二。」

6.姓。如春秋時魏國有商鞅。
[動]
討論、計劃。《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勤勞而至,虜必商軍進退,稍引去。」《鏡花緣》第六六回:「國舅又再再苦勸,無奈若花心如鐵石,竟無一字可商。」
[形]
秋天的。古人以秋天肅殺之氣與商聲悽愴悲涼之音相符,故稱秋為商。《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商風肅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長。」唐.孟郊〈秋懷〉詩一六首之七:「商蟲哭衰運,繁響不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