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的意思

注音 ㄙˋ ㄒ一ㄤˋ

拼音 sì xiàng

基本釋義

⒈  向著四面;四出。

⒉  四周;四方。

⒊  佛教謂須陀洹(預流)向、斯陀含(一來)向、阿那含(不還)向、阿羅漢(無生)向為“四向”。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進修,故謂之“向”。

引證解釋

⒈  見“四向”。

⒉  向著四面;四出。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 自度不得脫……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嚮。

漢 軍圍之數重。”
《南齊書·孔稚珪傳》:“吉日於靜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沱。”
《新唐書·韓愈傳》:“執兵之卒,四向侵掠。”

⒊  四周;四方。

《北史·牛弘傳》:“堂高三尺,以應三統;四向五色,各象其行。”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三年失意歸,四向相識疏。”
宋 范仲淹 《知郡職方》:“有饑民自四向鄉下萃來。”

⒋  佛教謂須陀洹(預流)向、斯陀含(一來)向、阿那含(不還)向、阿羅漢(無生)向為“四向”。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進修,故謂之“向”。

南朝 樑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四向四果,八賢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