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候官的意思

注音 ㄊㄤˊ ㄏㄡˋ ㄍㄨㄢ

拼音 táng hòu guān

基本釋義

⒈  舊時供高階官員役使的小吏。

國語辭典修訂本

堂候官「ㄊㄤˊ ㄏㄡˋ ㄍㄨㄢ」

⒈  古時候供高階官員差使的小吏。元·鄭廷玉也作「堂後官」。

《後庭花·第一折》:「自家王慶,在這趙廉訪老相公府內做著個堂候官。」
《喻世明言·卷九·斐晉公義還原配》:「密地分付堂候官,備下資裝千貫。」

引證解釋

⒈  舊時供高階官員役使的小吏。

元 鄭庭玉 《後庭花》第一折:“自家 王慶,在這 趙廉訪 老相公府內做著箇堂候官。”
《水滸傳》第二回:“高俅 取出書呈進上, 端王 開盒子看了玩器,都遞與堂候官收了去。”
明 湯顯祖 《南柯記·貳館》:“[聽事官上]出身館伴使,新陞堂候官,前程螻蟻大,禮數鳳凰寬。”
亦省稱“堂候”。 明 湯顯祖 《紫釵記·婉拒強婚》:“此事堂候回報,不須小生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