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臠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ㄌㄨㄢˊ

拼音 dà luán

基本釋義

⒈  大塊肉。

⒉  喻權利。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大臠「ㄉㄚˋ ㄌㄨㄢˊ」

⒈  大塊的肉。

南朝陳·徐陵〈謝賚麕啟〉:「頻蒙大臠,更異樑王。」

⒉  比喻權利。

《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傳·樑王彤傳》:「我從兄為尚書令,不能啖大臠。」

引證解釋

⒈  大塊肉。

南朝 陳 徐陵 《謝賚麕啟》:“預割鮮禽,已同鹽浦,頻蒙大臠,更異 樑王。詰旦歸來,猶為飽飫。”
《禮記·少儀》“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 唐 孔穎達 疏:“謂先牒為大臠,而復細切之為膾也。”

⒉  喻權利。

《晉書·樑王肜傳》:“肜 嘗大會,謂參軍 王銓 曰:‘我從兄為尚書令,不能啖大臠。大臠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