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一ˋ

拼音 dà yì

基本釋義

⒈  猶大邦。殷周時尊稱上國之詞。亦用以自稱。

⒉  古稱王畿、侯國、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稱“大邑”。

⒊  大的都邑或都會。


英文 Dayi county in Chengdu 成都[Cheng2 du1], Sichuan

德語 Dayi (Ort in Sichuan)​ (Eig, Geo)​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大邑「ㄉㄚˋ 一ˋ」

⒈  大城鎮。

《書經·多士》:「今朕作大邑於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 」

如:「通都大邑」。

⒉  大國。

《孟子·滕文公下》:「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於大邑周。」

引證解釋

⒈  猶大邦。 殷 周 時尊稱上國之詞。亦用以自稱。

《書·武成》:“天休震動,用附我大邑 周。”
《孟子·滕文公下》:“惟臣附於大邑 周。”
楊伯峻 注:“甲文中有‘大邑 商 ’‘天邑 周 ’之辭。金文中亦有‘大邑 周 ’之辭,不僅別人尊之如此稱呼,自稱亦如此(‘大邑’即‘天邑’)。”

⒉  古稱王畿、侯國、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稱“大邑”。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⒊  大的都邑或都會。

《書·多士》:“今朕作大邑於茲 洛。”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建天京於金陵論》:“通都大邑,無非名勝之區;建極綏猷,必擇建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