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ㄢ ㄇ一ㄣˊ

拼音 tiān mín

基本釋義

⒈  指賢者。因其明乎天理,適乎天性,故稱。

⒉  指人民;普通人。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天民「ㄊ一ㄢ ㄇ一ㄣˊ」

⒈  人民。

《禮記·王制》:「此四者,天民之窮而無告者也。」
《孟子·萬章上》:「予天民之先覺者也。」

⒉  賢者。因明天理,故稱為「天民」。

《孟子·盡心上》:「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引證解釋

⒈  指賢者。因其明乎天理,適乎天性,故稱。

《莊子·庚桑楚》:“人之所舍,謂之天民;天之所助,謂之天子。”
《孟子·盡心上》:“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宋 陳師道 《理究》:“賢而在下謂之天民,賢而在上謂之天吏。”
明 方孝孺 《林泉讀書齋銘》:“匪學奚知,匪行奚臻,主敬立誠,卓為天民。”

⒉  指人民;普通人。

《禮記·王制》:“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矜,老而無夫者謂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窮而無告者也。”
《墨子·非攻下》:“夫取天之人,以攻天邑,此刺殺天民。”
清 魏源 《長沙秋懷》詩之四:“我本赤子一,天民天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