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的意思

注音 ㄊㄞˋ ㄆ一ㄥˊ ㄍㄨˇ

拼音 tài píng gǔ

基本釋義

⒈  打擊樂器。舞蹈時用。在一個帶長柄的鐵圈上蒙以羊皮或驢皮,飾以彩畫,柄上綴十餘小鐵環,用細長鼓槌敲擊,即發出咚咚錚錚的聲響。參閱清·王夫之《雜物贊》、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太平鼓》。民間舞蹈。表演時一邊擊太平鼓,一邊舞蹈或演唱。按唐·張祜《周員外出雙舞柘枝妓》詩云:“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是唐時已有此類舞蹈。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太平鼓「ㄊㄞˋ ㄆ一ㄥˊ ㄍㄨˇ」

⒈  樂器名。以鐵為腔,徑四、五尺,蒙以皮紙,下有柄,串鐵環,振動有聲。舊時常用於春節時,或祭祀、跳神等活動。唐代已有,宋代稱為「打斷」。

⒉  流行於北平、東北、陝西、寧夏等地的舞蹈。各地跳法不同,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一面擊太平鼓,一面舞蹈或演唱。政和初曾被禁止,民間改名為「太平鼓」。

引證解釋

⒈  打擊樂器。舞蹈時用。在一個帶長柄的鐵圈上蒙以羊皮或驢皮,飾以彩畫,柄上綴十餘小鐵環,用細長鼓槌敲擊,即發出咚咚錚錚的聲響。參閱 清 王夫之 《雜物贊》、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太平鼓》。

⒉  。 明 清 時民俗,春節期間,使兒童撾鼓跳舞,歌“太平年”,為迎年之樂,亦名“太平鼓”,為古代臘鼓逐疫之遺風。現流行於 河北、東北、內蒙 東部等地農村的民間曲藝“太平鼓”也叫“單鼓”、“羊皮鼓”。參閱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 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燈市》、 清 李聲振 《百戲竹枝詞·太平鼓》。。 明 清 時民俗,春節期間,使兒童撾鼓跳舞,歌“太平年”,為迎年之樂,亦名“太平鼓”,為古代臘鼓逐疫之遺風。現流行於 河北、東北、內蒙 東部等地農村的民間曲藝“太平鼓”也叫“單鼓”、“羊皮鼓”。參閱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 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燈市》、 清 李聲振 《百戲竹枝詞·太平鼓》。

民間舞蹈。表演時一邊擊太平鼓,一邊舞蹈或演唱。按 唐 張祜 《周員外出雙舞柘枝妓》詩云:“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
是 唐 時已有此類舞蹈。 宋 代民間有鼓笛拍板演唱,名“打斷”, 政和 初年禁用鼓板唱北曲,民間改名曰:“太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