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私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 ㄙ

拼音 jiān sī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奸私”。亦作“姧私”。

⒉  奸詐營私。

⒊  指通姦。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奸私”。亦作“姧私”。

⒉  奸詐營私。

《韓非子·奸劫弒臣》:“我不去姦私之行盡力竭智以事主,而乃以相與比周妄譭譽以求安,是猶負千鈞之重,陷於不測之淵而求生也,必不幾矣。”
漢 王褒 《僮約》:“奴不得有姧私,事事當關白。”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科舉論》:“至於懷姦私,壞綱紀,亂法度,及敗而逐之,不治之事,已不勝言矣。”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葸耎者不為長,憃愚者不為長,暴橫者不為長,愎盭者不為長,奸私者不為長。”

⒊  指通姦。

《魏書·刑罰志》:“案 容妃 等,罪止於姦私。若擒之穢席,眾證分明,即律科處,不越刑坐。”
《北齊書·穆後傳》:“母名 輕霄,本 穆子倫 婢也,轉入侍中 宋欽道 家,姦私而生後,莫知氏族,或雲後即 欽道 女子也。”
章炳麟 《贈大將軍鄒君墓表》:“學二歲,陸軍學生監督 姚甲 有姦私事,君偕 張繼 等五人,排闥入其邸中,榜頰數十,持剪刀斷其辮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