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ㄧㄥ

拼音 yīng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嬰「ㄧㄥ」

初生的幼兒。

造句兒、孩、男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ㄧㄥ

拼音 yīng


[名]
初生的幼兒。如:「男嬰」、「女嬰」。唐.白居易〈吾雛〉詩:「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
[動]
1.環繞、圍繞。《山海經.西山經》:「湯其酒百標,嬰以百珪百璧。」《後漢書.卷二五.卓茂傳》論曰:「建武之初,雄豪方擾,虓呼者連響,嬰城者相望。」

2.纏、絆。《文選.陸機.赴洛中道作詩》:「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新唐書.卷一六七.王播傳》:「(王龜)州人號郎君谷,未始以人事自嬰。」

3.繫戴。《荀子.富國》:「辟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

4.觸犯、觸怒。《荀子.彊國》:「教誨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適傳》:「都下有牛善觸,人莫敢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