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拼音 ā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安「ㄢ」

1.平靜的、穩定的。

造句寧、定、

2.使心情平靜、定。

造句慰、心、稍勿躁

3.滿足於某一狀況。

造句貧樂道、之若素

4.全、不危險。與「危」相對。

造句、居思危、轉危為

5.裝置、設置。

造句裝、置、

6.存著、懷著。

造句誰知道他的是什麼心?

7.加上。

造句罪名

8.疑問詞。用於文言文:(1) 何處、那裡。

造句而今在? (2) 豈、怎麼。

造句能如此?

10.非他命的簡稱。

造句毒、吸 10. 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拼音 ān


[名]
1.平穩、安全、舒適的狀況或環境。如:「居安思危」、「轉危為安」、「苟且偷安」。《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2.安非他命的簡稱。如:「吸安」、「安毒」。

3.量詞。安培的簡稱。參見「安培」條。

4.姓。如漢代有安成。
[形]
1.平靜、恬適。如:「安寧」、「坐立不安」。《漢書.卷六四下.嚴安傳》:「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2.穩定的、靜止的。如:「生活安穩」。唐.楊烱〈渾天賦〉:「故知天常安而不動,地極深而不測。」
[動]
1.使穩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2.裝置、設置。如:「安電燈」、「安門窗」。

3.加上。如:「安罪名」。

4.存、懷、居。如:「你安的是什麼心?」

5.習慣、熟悉。《呂氏春秋.先識覽.樂成》:「舟車之始見也,三世然後安之。」
[副]
豈、怎麼。用於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傳.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代]
1.何處、那裡。用於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2.如何。《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
[連]
乃、於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國安自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