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止的意思

注音 ㄉ一ㄥˋ ㄓˇ

拼音 dìng zhǐ

基本釋義

⒈  固定的處所;止息之處。

⒉  停頓;止息。

⒊  猶定準。

引證解釋

⒈  固定的處所;止息之處。

晉 葛洪 《抱朴子·清鑑》:“或外候同而用意異,或氣性殊而所務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唐 高適 《漁父歌》:“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料得孤舟無定止,日暮持竿何處歸。”
前蜀 李珣 《漁歌子》詞之四:“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一:“來無定止,去亦何為?”

⒉  停頓;止息。

唐 李白 《猛虎行》:“頗似 楚 漢 時,翻覆無定止。”
清 蔣士銓 《空谷香·飲刄》:“今後呵。隨著東風為定止,或者他秋來將我做齊紈視,我也甘心為他憔悴死。”

⒊  猶定準。

元 無名氏 《梧桐葉》第二折:“他飜手雲,覆手雨,沒定止性兒難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