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ㄧˊ

拼音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宜「ㄧˊ」

1.應該、應當。

造句喧鬧、不妄自菲薄

2.合適、適當。

造句、適、動靜皆

3.相安、和順。

造句家、

4.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ㄧˊ

拼音


[動]
1.相安、和順。《禮記.大學》:「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2.適當。《呂氏春秋.不苟論.當賞》:「主之賞罰爵祿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

3.共享。《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形]
合適、相稱。如:「動靜皆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副]
1.應該、應當。如:「不宜喧鬧」、「不宜妄自菲薄」。

2.大概、似乎。《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今陰陽不調,宜更曆之過也。」
[名]
1.事宜。《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

2.姓。如元代有宜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