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的意思

注音 ㄏㄢˊ ㄔㄢˊ

拼音 hán chán

基本釋義

⒈  天冷後不叫或低鳴的蟬。

winter cicada;

⒉  蟬的一種,身體小,黑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翅膀透明。雄的有發音器,夏末秋初時在樹上叫。

寒蟬悽切。——宋·柳永《雨霖鈴》

a kind of cicada;

國語辭典簡編本

寒蟬「ㄏㄢˊ ㄔㄢˊ」

1.動物名。一種蟬,體長寸許,胸與背皆有黑綠斑紋,翅膀透明,脈呈淡樺色,常鳴於秋季日暮時分,其聲幽抑。 ◎

2.蟬至天寒則不鳴。故用來比喻遇事而不敢直言的人。

造句噤若寒蟬

國語辭典修訂本

寒蟬「ㄏㄢˊ ㄔㄢˊ」

⒈  動物名。一種蟬。體長寸許,胸與背皆有黑綠斑紋,翅膀透明,脈呈淡樺色,常鳴於 秋季日暮時分,其聲幽抑。

⒉  蟬至天寒則不鳴。故用來比喻遇事而不敢直言的人。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

引證解釋

⒈  蟬的一種。又稱寒螿、寒蜩。較一般蟬為小,青赤色。

《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鄭玄 注:“寒蟬,寒蜩,謂蜺也。”
孔穎達 疏引 郭璞 雲:“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
《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
李善 注:“蔡邕 《月令章句》曰:‘寒蟬應陰而鳴,鳴則天涼,故謂之寒蟬也。’”
清 趙翼 《汪文端師歿已數月每欲一述衷情卒卒未暇也輟直樞曹閒居無事甫得和淚漬墨以詩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飛退鷁,情比噪寒蟬。”

⒉  寒天的蟬。秋深天寒,蟬即不鳴,故常以遇事不敢講話比作寒蟬。

《後漢書·黨錮傳·杜密》:“劉勝 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李賢 注:“謂寂默也。 《楚詞》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蟬寂漠而無聲。’”
宋一鴻 《和蘿庵鈍公詩》:“有教既無類,敢噤寒蟬口。”

⒊  古代婦女的面飾。因狀如蟬,故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向妝臺半貼寒蟬,揮玉管羞題冰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