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牙的意思

注音 ㄔㄨㄥˊ 一ㄚˊ

拼音 chóng yá

基本釋義

⒈  懸掛編鐘編磬之類樂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鋸齒。亦代指鐘磬架。

⒉  旌旗的齒狀邊飾。

引證解釋

⒈  懸掛編鐘編磬之類樂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鋸齒。亦代指鐘磬架。

《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孔穎達 疏:“虡者立於兩端,栒則橫入於虡。其栒之上加施大板,則著於栒。其上刻為崇牙,似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即業之上齒也。”
漢 張衡 《東京賦》:“爾乃九賓重,臚人列,崇牙張,鏞鼓設。”
薛綜 注:“張,謂樹之以懸鐘鼓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建簴崇牙盛,銜鐘獸目嗔。”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方務德侍郎壽》詞:“建崇牙,開盛府,是生辰。”

⒉  旌旗的齒狀邊飾。

《禮記·明堂位》:“有虞氏 之綏, 夏后氏 之綢練,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
孔穎達 疏:“殷 之崇牙者,謂刻繒為之形,飾旌旗之側。”
《禮記·檀弓上》“設崇, 殷 也” 唐 孔穎達 疏:“旌旗之旁,刻繒為崇牙。 殷 必以崇牙為飾者, 殷湯 以武受命,恆以牙為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