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防的意思

注音 ㄐㄨˋ ㄈㄤˊ

拼音 jù fáng

基本釋義

⒈  大堤。深谷陡塹旁的崖岸。本指戰國時齊地防門。引申為巨大的屏障。參見:鉅防。

引證解釋

⒈  大堤。

《呂氏春秋·慎小》:“巨防容螻,而漂邑殺人;突洩一熛,而焚宮燒積。”
高誘 注:“巨,大;防,隄也。”
唐 皮日休 《河橋賦》:“乃絙乃槓,乃輿乃樑,功既奪於利涉,力可侔於巨防。”
《宋史·食貨志上一》:“卿聿修稼政,巨防屹然,有懷勤止,深用嘆嘉。”

⒉  深谷陡塹旁的崖岸。本指 戰國 時 齊 地 防門。

《韓非子·初見秦》:“齊 之清 濟 、濁 河,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
陳奇猷 集解引 王先謙 曰:“《水經注·濟水》:‘ 平陰 城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 濟 ;河道所由,名 防門,去 平陰 三裡。 齊侯 塹 防門 即此也。其水引 濟,故瀆尚存。’……巨防,即 防門。”
晉 左思 《蜀都賦》:“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峻岨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

⒊  引申為巨大的屏障。

唐 閻隨侯 《西嶽望幸賦》:“倬彼靈嶽,傑出 秦 畿,豁為巨防,壯哉皇威。”
前蜀 韋莊 《天井關》詩:“斸開嵐翠為高壘,截斷雲霞作巨防。”
明 葉盛 《水東日記·中堂事記紀行錄》:“﹝ 居庸關 ﹞控扼南北,實為古今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