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均的意思

注音 ㄔㄤˊ ㄐㄨㄣ

拼音 cháng jūn

基本釋義

⒈  指庸常之人。

⒉  猶常法。

引證解釋

⒈  指庸常之人。

《晉書·文苑傳論》:“子安 幼標明敏,少蓄清思,懷天地之寥廓,賦辭人之所遺,特構新情,豈常均之所企!”
《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夫有逸群之才,必思沖天之據,蓋俗之量,則僨常均之下。”
胡三省 注:“常均,猶言平常也。”

⒉  猶常法。

《文選·任昉<為範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道被如仁,功參微 管,本宜在常均之外。”
呂向 注:“言人有大功如 管仲 者,則宜在尋常均禁之外。”

⒊  平常曲調,一般聲韻。

《文選·繁欽<與魏文帝箋>》:“聲悲舊笳,曲美常均。”
李善 注:“均者,亦律調五聲之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