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人的意思

注音 ㄓㄥ ㄖㄣˊ

拼音 zhēng rén

基本釋義

⒈  遠行的人。

⒉  指出徵或戍邊的軍人。

⒊  唐代亦專指臨時招募的兵士。


英文 traveler (on a long journey)​, participant in an expedition, garrison soldier, new recruit

國語辭典修訂本

徵人「ㄓㄥ ㄖㄣˊ」

⒈  旅人,或指遠戍的軍士。

《文選·江淹·雜體詩·李都尉》:「樽酒送徵人,踟躕在親宴。」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詩:「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引證解釋

⒈  遠行的人。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勗哉徵人,在始思終。”
宋 樓鑰 《荊坑道中》詩:“古澗隨山轉,徵人趁水行。”
明 楊慎 《錦津舟中對酒別劉善元》詩:“青青楊柳故鄉遙,渺渺徵人大荒去。”
魯迅 《贈日本歌人》詩:“春江 好景依然在,遠國徵人此際行。”

⒉  指出徵或戍邊的軍人。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勁鋭望塵而冰泮,徵人倒戈而奔北。”
唐 蘇拯 《古塞下》詩:“血染長城沙,馬踏徵人骨。”
明 高啟 《春日言懷》詩:“徵人新戰歿,飲恨沉黃泥。”
陳毅 《東征初抵高淳》詩:“步哨呼覺徵人起,欣然夜半到 高淳。”

⒊  唐 代亦專指臨時招募的兵士。

《唐律·擅興》:“諸揀點衛士(徵人亦同)取捨不平者,一人杖七十,三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長孫無忌 疏議:“徵人謂非衛士,臨時募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