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伏的意思

注音 ㄕㄜˊ ㄈㄨˊ

拼音 shé fú

基本釋義

⒈  制服,使屈服。信服,佩服。

引證解釋

⒈  制服,使屈服。

《楞嚴經》卷一:“我是 如來 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 娑毘羅 呪,為彼所轉,溺於婬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蓋無賴之民,不畏杖責,故設此事以折伏之。”
明 唐順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誌銘》:“至其臨利害,乃出鋒鍔,片言折伏。”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誠如斯論, 阿含 所説,不足以折伏外道,明矣。”

⒉  信服,佩服。

《初學記》卷二九引 三國 魏 賈岱宗 《大狗賦》:“然其所折伏,敬主識人,晝則無窺窬之客,夜則無姦淫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