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ㄢˋ

拼音 à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按「ㄢˋ」

1.用手或手指向下壓。

造句鈴、絃、摩 ◎

2.抑止、擱置。

造句兵不動、下不提

3.依照。

造句照、部就班、圖索驥

4.研查考證後所作的說明、註解或論斷。

造句作者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ㄢˋ

拼音 àn


[動]
1.用手向下壓。《說文解字.手部》「按」字.清.段玉裁.注:「以手抑之使下也。」如:「按電鈴」。《水滸傳》第三一回:「武松左腳早起,翻筋斗踢一腳,按住也割了頭。」

2.抑止、擱置。如:「按兵不動」。《詩經.大雅.皇矣》:「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3.依照。如:「按照」、「按圖索驥」。唐.高適〈東征賦〉:「按山川之險阻,救天地於屯蒙。」

4.撫、扶。《史記.卷六九.蘇秦傳》:「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仰天太息。」

5.巡行。《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傳》:「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舊塞。」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一一首之七:「王出三山按五湖,樓船跨海次陪都。」

6.考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宋.蘇軾〈論始皇漢宣李斯〉:「秦始皇時,趙高有罪,蒙毅按之,當死。」

7.彈奏。《警世通言.卷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忽有一妓,抱胡琴立於筵前,轉袖調絃,獨奏一曲,纖手斜拈,輕敲慢按。」
[名]
1.文章中編者經研究考查後,所作的說明或判斷。如:「按語」。也作「案」。

2.姓。如元代有按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