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ㄍㄢˇ

拼音 gǎ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敢「ㄍㄢˇ」

1.有膽量、不畏懼。

造句、果

2.自言冒昧。

造句請、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ㄍㄢˇ

拼音 gǎn


[形]
有膽識、毫不畏懼人的。如:「勇敢」、「果敢」。《荀子.非十二子》:「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
[副]
1.有膽量、不畏懼。如:「敢作敢當」。《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2.表示冒昧。如:「敢請」。唐.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不勝慺慺之至,敢陳薦以聞。」《水滸傳》第一六回:「敢問軍師用甚計策,賺得本人上山?」

3.豈。《左傳.昭公三十年》:「若得從君而歸,固臣之願也,敢有異心!」

4.莫非、大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你敢是不肯,故意將錢鈔哄我?」《水滸傳》第五三回:「不是我,你敢錯認了!」